巴拉吉预言 2508

The Anthology of Balaji,其实是本文集,不是什么预言,但估计确实不少新技术是关于未来的,才有了这样的翻译。无论如何,还是值得一读的,照例做些摘要。

我喜欢将自己视为一个务实的思想家。我有长远的眼光,始终致力于超人类主义的长期目标。但我愿意脚踏实地地执行短期任务,逐一完成待办事项,朝着最终目标稳步前进,我总是会考虑长期目标。每隔几年,我就会感觉自己的生活焕然一新。我现在已经40多岁了,但我感觉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卖因为我积累了各种资源,比如分销、网络和资本。

40岁的美好感受,长期目标驱动,短期务实执行,长短期有效配合。

我将金钱视为一种工具,用于打造当下我买不到的东西。我们没有明确的衡量进步的标准,如果非要选择一个,预期寿命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候选指标。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价值观,而不是估值。

这样的价值观是很难的,见到过大钱才会如此洒脱,否则很难跳出这个循环。延长寿命是人类进步的标准之一,也是值得永远追求的事情。

把技术称为行业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科技行业是我们勉强接受的一个标签,但它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商业只是推动未来人类进步的工具。与工具相比,目标更重要。如果说技术的目的是减少稀缺性,那么技术的终极目标就是消灭死亡。死亡是稀缺性的主要来源。延长寿命是我们能为之努力的最重要的事情。

技术就是技术,并不是行业,不是直接解决需求的产品,这几者之间差异太明显了。商业才是解决人类需求的工具,技术不是,技术是实现商业的工具之一。

技术价值论优于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技术才是价值创造的来源。技术可以释放被过时法律禁锢的价值。

技术创造价值,技术解放人类。技术是有极大意义的,如果能被转化为产品被广泛使用。

加密技术使得没有公司存在的自由市场成为可能。到2040年,30岁以下的人都将对没有比特币的世界感到陌生。比特币像黄金一样,这种替代就是加密货币产生的长期影响的一个例子。加密货币和金融服务之间的经济逻辑类似于互联网与电信。

这个判断还真是有极大可能的,加密技术会极大改变金融。

每当有人与人之间的接口被人与机器之间的接口所取代,社会地位相对于技术能力的重要性都会减弱。无论好坏,雇佣法条款不适用于机器二年,后者没有工时、最低工资法、集体谈判协议或退休年龄的限制。

这个观察很有意义,机器人就是接下来的新趋势。

培养富足的心态。赢且助人赢实际上是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策略,也是技术和风险投资的运作逻辑。你的胜利有助于我的获胜,反之依然。四个标准:善良-利他不利己,聪明-利他也利己,邪恶-损人又利己,愚蠢-损人不利己。

保持善良,可以聪明,绝不能邪恶和愚蠢。

创造自己的财富。你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雇佣的人越少,人们就越难指控你剥削他人。权力使人屈服,金钱使人信服。实现财务独立的简单公式:你需要的钱越少,你对外界的依赖性就越少。

每个初创公司和每个项目都始于一场幻觉。一开始,想法只是写在餐巾纸上的寥寥数语,没有任何意义。创始人通常是那个唯一有信誉、可以为了更大的长期利益而付出巨大的短期成本的人。

创始人的这个特质也正是企业家精神的源泉。

发布在Book | 发表评论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 2507

一本讲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赚钱最多的约翰保尔森的故事,挺有意思。能赚大钱不只是命好,还是有其独特的路径和必然性的,保尔森的个人经历、个人特质、极度的专注是这段故事很好的注脚,这么看下来,这个故事其实没那么多意外,一切都很自然而言。照例做些摘要,也是一种自勉吧。

保尔森开始联络认识的每个人,寄出了500多封公司成立函,哪怕他不要求100万美元的最低投资额,也没人回应。因此保尔森只能用自己的200万美元开了家基金公司,过了一年才迎来第一个客户,投资了50万美元。当时公司只有保尔森和助手两个人,保尔森租了间小办公室,和其他几个投资银行的小客户共同使用。

这种开始既十分常见,也是成就一段传奇的必要成分。相比之下,我们的起点多少高了一点,但也大差不差,希望也能走的更好,起点相似,剩下的才是真正学习的。

对于房地产热潮,保尔森最初只是一时兴起,机会对他就像飞驰而过的特快列车,但却不是他等的那班。他不玩抵押贷款、衍生债权,也不搞房地产,从而成为这场房地产热潮的局外人。他被自己的主业忙的焦头烂额,因为千禧年伊始,股票市场下滑、并购投资的市场不断萎缩,保尔森和同行为了维持业务只能艰难度日。但保尔森的胆子越来越大,他以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玩法来运作。一旦他觉得并购条款很难达成,他就开始卖空目标企业,而其他同行不愿意这么做。

正是像保尔森这样的投资者——他们完全是抵押贷款和房地产的圈外人士——能从房市崩盘中获取巨额利润,业外人士往往更容易识别泡沫并从中获利。

外行有时才能真正抓住大机会。局外人带来的更重要的是其他领域的经验和搞法的嫁接,带来了新的可能。

保尔森很好奇那些背负巨额债务的投资者如何应对利率的提高,他告诉公司的一个交易员,投行和金融公司也有很多债务在身,他们某些人1美元的股份对应的债务超过25美元,一旦利率提高,他们必然承受不起。他开始为公司买入保险,以防因公司借款而陷入危机。当然他不是唯一一个担忧这个的人,不少投资人开始买入标普500的卖空合约,但这个合约保尔森觉得太贵了。2004年10月,佩莱格尼告诉保尔森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来保护投资,可以试试CDS。

相同的问题大家都发现了,但过于贵的解决方案没有机会。廉价解决方案才能带来真正的机会。

加入他能说服投资者出资设立一只10亿美元的新基金,就能为12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CDS合同,每年费用约1.2亿美元。对于一只新基金的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每年12%的费用显得太高。但CDS合同和保险一样,保险费是到期才支付的,这些钱每年还可以有5%的利息,这样算下来,每年的费用就降低到7%,再加上1%的管理费,8%是保尔森所希望的一个数字。

这样纯付费的基金还是很独特的,只买保险。但对于大机会面前,这些都无足道也。

约翰保尔森找不到多少客户来投资他的新基金,只能向家人和朋友求助。保尔森也把自己在银行的个人存款全部提出来,投了约3000万美元,他基本上把自己在公司外的所有钱都拿出来了。这样一来,总共为新基金筹集到1.47亿美元。

All In才能真正成就自己。这样做的关键就是必须能行。

发布在Book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