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伟大的交易 2507

一本讲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赚钱最多的约翰保尔森的故事,挺有意思。能赚大钱不只是命好,还是有其独特的路径和必然性的,保尔森的个人经历、个人特质、极度的专注是这段故事很好的注脚,这么看下来,这个故事其实没那么多意外,一切都很自然而言。照例做些摘要,也是一种自勉吧。

保尔森开始联络认识的每个人,寄出了500多封公司成立函,哪怕他不要求100万美元的最低投资额,也没人回应。因此保尔森只能用自己的200万美元开了家基金公司,过了一年才迎来第一个客户,投资了50万美元。当时公司只有保尔森和助手两个人,保尔森租了间小办公室,和其他几个投资银行的小客户共同使用。

这种开始既十分常见,也是成就一段传奇的必要成分。相比之下,我们的起点多少高了一点,但也大差不差,希望也能走的更好,起点相似,剩下的才是真正学习的。

对于房地产热潮,保尔森最初只是一时兴起,机会对他就像飞驰而过的特快列车,但却不是他等的那班。他不玩抵押贷款、衍生债权,也不搞房地产,从而成为这场房地产热潮的局外人。他被自己的主业忙的焦头烂额,因为千禧年伊始,股票市场下滑、并购投资的市场不断萎缩,保尔森和同行为了维持业务只能艰难度日。但保尔森的胆子越来越大,他以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玩法来运作。一旦他觉得并购条款很难达成,他就开始卖空目标企业,而其他同行不愿意这么做。

正是像保尔森这样的投资者——他们完全是抵押贷款和房地产的圈外人士——能从房市崩盘中获取巨额利润,业外人士往往更容易识别泡沫并从中获利。

外行有时才能真正抓住大机会。局外人带来的更重要的是其他领域的经验和搞法的嫁接,带来了新的可能。

保尔森很好奇那些背负巨额债务的投资者如何应对利率的提高,他告诉公司的一个交易员,投行和金融公司也有很多债务在身,他们某些人1美元的股份对应的债务超过25美元,一旦利率提高,他们必然承受不起。他开始为公司买入保险,以防因公司借款而陷入危机。当然他不是唯一一个担忧这个的人,不少投资人开始买入标普500的卖空合约,但这个合约保尔森觉得太贵了。2004年10月,佩莱格尼告诉保尔森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来保护投资,可以试试CDS。

相同的问题大家都发现了,但过于贵的解决方案没有机会。廉价解决方案才能带来真正的机会。

加入他能说服投资者出资设立一只10亿美元的新基金,就能为12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CDS合同,每年费用约1.2亿美元。对于一只新基金的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每年12%的费用显得太高。但CDS合同和保险一样,保险费是到期才支付的,这些钱每年还可以有5%的利息,这样算下来,每年的费用就降低到7%,再加上1%的管理费,8%是保尔森所希望的一个数字。

这样纯付费的基金还是很独特的,只买保险。但对于大机会面前,这些都无足道也。

约翰保尔森找不到多少客户来投资他的新基金,只能向家人和朋友求助。保尔森也把自己在银行的个人存款全部提出来,投了约3000万美元,他基本上把自己在公司外的所有钱都拿出来了。这样一来,总共为新基金筹集到1.47亿美元。

All In才能真正成就自己。这样做的关键就是必须能行。

发布在Book | 发表评论

仿生投资学 2506

这本书其实比上一本和达尔文学投资还要读的早一些,重点似乎是将ESG,照例做些摘要。

蜜蜂的决策:我所认识的那些最出色的投资者,都不会闭门造车,而是会到外界观察、互动并收集信息。他们并不指望投资理念从办公桌上的屏幕里凭空跳出来,而是笃信最好的理念来自真实世界。一旦有一个初步的投资想法,他们会希望围绕这一想法加以辩论,特别是其他可能掌握着不同信息的人进行辩论。此外,最出色的投资者都有一套明确、有力的价值体系,他们通常无须停下来思考这一点。

观察、收集信息、持续思考,形成有力体系,才是最有效的投资策略。

基于仿生学原理的投资之道是:最大限度地投入治理和情感;不盲从于屏幕上的数字,而是主动与我们周围的世界互动;充分、独立、创造性、多方面地利用自己的头脑;以最广泛和最振奋人心的方式去思考。

全身投入、置身事内、独立并深入的思考。

我们不仅要问增长了多少,还要问如何实现增长。几乎每一种商业行为都存在一种以低效、浪费的方式提供最大化短期增长的可能性。这或许也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能否以一种使用更少而非更多实物资源的方式,让所有人的健康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一种机械刻板的、万金油式的实现增长最大化的方法,可能是高效的,但肯定不是真正有效的。我们需要的是增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即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我们需要的是多维度的增长,而不仅仅是“更大”幅度的增长。

增长的最大化不是唯一目标,最优化要更好。适度的减速有时就是优化的一种。

可变性即结果的广度,却更难以理解和管理。可变性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风险,即可能性范围已知,但结果不明确;第二个是不确定性,即可能性范围和结果都未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区分由Frank Knight表述成文,我们可以将风险看作结果服从正态分布的问题,而将不确定性看作结果落在一个巨大、开放的范围内。风险是一种复杂但井然有序的数学练习,而不确定性则是巨大的未知。

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分类很有意义。我们面对的大部分情况属于不确定性,并不是简单的风险。

进化法则要求我们努力拥抱真正的长期观点,但对于那些收到短期主义冲击的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无比的挣扎与煎熬。不过我认识的最优秀的投资者完全接受了这一法则,他们总是努力将新想法融入自身的投资实践中,朝着长期的方向前进,即使眼前的问题也需要关注。“长期是一连串的短期”,这话没错,但仅有短期计划和短浅目光,并不会得到一个成功的、具备抗逆性的长期战略。进化法则的次级原则如下:复制有效元素、整合意外事件、重组信息。

追求长期的目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历很多的短期的阵痛,能够经受住短期的诱惑,否则就没有长期目标可言。复制、整合、重组就是进化的路径和方法,也和先抄、再融合、最后形成新物种的创新套路不谋而合。

在自然界和投资者,最重要的是要跨越所有的时间框架和对各种不同环境的适应与调整。事实上,在我们归纳的六条自然法则中,就有三条与调整有关,只是他们对应不同的时间维度。“局部协调”是一个即时概念,专注于在给定的时间点适应当下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将时间范围拉长到中期,解释如何在周围的环境变化时实现最大繁荣;“进化以求生存”则是三者中时间跨度最长的,其聚焦于多个世代的变化和生存。

不同的策略对应不同周期级别的问题。短期,当下唯有适应和局部协调;中期要再环境中占优,长期要能跨过多次的环境变化。

发布在Book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