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伟大的交易 2507

一本讲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赚钱最多的约翰保尔森的故事,挺有意思。能赚大钱不只是命好,还是有其独特的路径和必然性的,保尔森的个人经历、个人特质、极度的专注是这段故事很好的注脚,这么看下来,这个故事其实没那么多意外,一切都很自然而言。照例做些摘要,也是一种自勉吧。

保尔森开始联络认识的每个人,寄出了500多封公司成立函,哪怕他不要求100万美元的最低投资额,也没人回应。因此保尔森只能用自己的200万美元开了家基金公司,过了一年才迎来第一个客户,投资了50万美元。当时公司只有保尔森和助手两个人,保尔森租了间小办公室,和其他几个投资银行的小客户共同使用。

这种开始既十分常见,也是成就一段传奇的必要成分。相比之下,我们的起点多少高了一点,但也大差不差,希望也能走的更好,起点相似,剩下的才是真正学习的。

对于房地产热潮,保尔森最初只是一时兴起,机会对他就像飞驰而过的特快列车,但却不是他等的那班。他不玩抵押贷款、衍生债权,也不搞房地产,从而成为这场房地产热潮的局外人。他被自己的主业忙的焦头烂额,因为千禧年伊始,股票市场下滑、并购投资的市场不断萎缩,保尔森和同行为了维持业务只能艰难度日。但保尔森的胆子越来越大,他以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玩法来运作。一旦他觉得并购条款很难达成,他就开始卖空目标企业,而其他同行不愿意这么做。

正是像保尔森这样的投资者——他们完全是抵押贷款和房地产的圈外人士——能从房市崩盘中获取巨额利润,业外人士往往更容易识别泡沫并从中获利。

外行有时才能真正抓住大机会。局外人带来的更重要的是其他领域的经验和搞法的嫁接,带来了新的可能。

保尔森很好奇那些背负巨额债务的投资者如何应对利率的提高,他告诉公司的一个交易员,投行和金融公司也有很多债务在身,他们某些人1美元的股份对应的债务超过25美元,一旦利率提高,他们必然承受不起。他开始为公司买入保险,以防因公司借款而陷入危机。当然他不是唯一一个担忧这个的人,不少投资人开始买入标普500的卖空合约,但这个合约保尔森觉得太贵了。2004年10月,佩莱格尼告诉保尔森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来保护投资,可以试试CDS。

相同的问题大家都发现了,但过于贵的解决方案没有机会。廉价解决方案才能带来真正的机会。

加入他能说服投资者出资设立一只10亿美元的新基金,就能为12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CDS合同,每年费用约1.2亿美元。对于一只新基金的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每年12%的费用显得太高。但CDS合同和保险一样,保险费是到期才支付的,这些钱每年还可以有5%的利息,这样算下来,每年的费用就降低到7%,再加上1%的管理费,8%是保尔森所希望的一个数字。

这样纯付费的基金还是很独特的,只买保险。但对于大机会面前,这些都无足道也。

约翰保尔森找不到多少客户来投资他的新基金,只能向家人和朋友求助。保尔森也把自己在银行的个人存款全部提出来,投了约3000万美元,他基本上把自己在公司外的所有钱都拿出来了。这样一来,总共为新基金筹集到1.47亿美元。

All In才能真正成就自己。这样做的关键就是必须能行。

发布在Book.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