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赶的经济体 2410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的辜朝明的新书,比较全面地分析当下的经济体在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上应该的考虑。对当下的政策和经济环境还是十分有帮助的,照例做些摘要。

四种情形中,传统经济学只研究情形1和情形2,基本默认借款人已经存在,并且隐含了如下假设: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良好,愿意积极寻找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并追寻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只要实际利率足够低,他们就会借款。

挺好的洞见,今天国内的问题或者全球宏观的问题,往往是情形3/4,没有人愿意借款了怎么办,确实是个新问题。

在被追赶的经济体中,没有太多的低价投资机会,而且人口正在老龄化,推动增长的政策制定者应将其结构性改革的努力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寻求供给侧改革,放松管制和减税,提高国内的资本回报率;第二,鼓励劳动力市场提高灵活性,使企业能采取规避措施来抵御追赶着;第三,改革教育系统,以应对被追赶经济体特有的人力资本需求的增加和不平等问题。

站到发达国家角度看,后面的追赶着可以有后发优势,自己往哪走其实很不容易。供给侧研究新机会、新产业,劳动力要素更灵活,培育更好的人、创新者变成了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也几乎别无他法了。

与西方市场脱钩意味着中国企业不得不向其他经济地区销售。西方经济体人均GDP是其他经济体的4.5倍,这可能会急剧减少中古哦企业可以销售其产品的市场规模。中国市场对西方当然很重要,但要认识到在全球GDP中,西方经济体占56.8%,而中国只是17.9%。

这点感受还是很深刻的,中国未来的主要机会还是在于面向全球、征服西方市场,而不是内卷,必须要走出去才有未来,才有投资价值。

如果说经济学家之于经济,就像医生之于人体,那么经济学家有很多方面要向医生学习,目前医学在改善人类健康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旦没有一个头脑正常的医生会通过建立人体数学模型寻找治愈疾病的方法。这不仅因为建立人体数学模型是个可笑的、迂回的解决方案,还因为通过仔细观察和推理演绎,就可以分析出特定的病因,而一旦找到了病因,就可以找到治疗的方法。

这个类比还是很巧妙的,确实如此。不过扯开说,前几年还真有人想通过数字模型来研究人类疾病的,只是融了很多钱之后消身匿迹而已。经济规律无需太精密的数学,有点文过饰非了。

经济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刘易斯拐点前的城镇化时代、拐点后的黄金时代和被追赶的时代。黄金时代的经济处于情形1和情形2,人们的工资沿着供给曲线增长,企业为提高生产率和扩大产能投资并增加借贷,因为经济体基本处于通胀状态。因此各国央行必须警惕通货膨胀,以确保物价稳定和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增长。然而在被追赶的时代,工资停滞、消费者过分挑剔,廉价的进口商品泛滥,企业消减国内对生产力的投资,因而经济体基本处于无通胀状态。此时家庭是储蓄者,企业却不再为投资实体而借贷,经济很可能处于情形3,即使在极低利率水平下,私人部门的资金需求也低于储蓄水平,为了避免经济陷入通缩螺旋,政府必须实施财政刺激,并担当起最后借款人的角色,直到私人部门重新有贷款意愿。

这是当今时代非常有意义的观察,整体世界经济发展失锚,国内也在地产泡沫破裂后呈现出同样的特征,好在这是中国最习惯的政策方式,今年还专门发行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来应对。但这其实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私人部门如何恢复贷款意愿,这才是今天问题的本质。政策上财政政策短期激励是有效果的,但更呼唤长期的信心恢复、技术引领,这才是问题所在。

发布在Book.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