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洛华老师的书,经济学背景出身,当过副教授,还在政府和国企工作过,甚至还下海创业过,经历太丰富了。这个丰富的经历就是他的宝藏,才有了这个关于“人上人”和“天外天”游戏的经典作品,电视剧《天道》中主角一直讲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其实也是这件事。弱势文化的民族天生喜欢等靠要,内卷为主、人情社会,也主要在玩人上人游戏;天外天则是西方的强势文化所倡导的独立和自由、以及科技进步。能够以类学术的方式把这个问题大众化的讲清楚,给人以启发、选择,十分难得。照例做些摘要。
一个人遇到命运女神就可以躺平不再努力了,因为有用不完的时间和机会,不需要努力了;一个人遇到灭霸恐怕也只能躺平了,因为再努力也没有用了。这两种虚拟场景分别对应了进化史中的两种极致的自然力量:培养与筛选。真实的世界介于这两者之间,人类社会用集体游戏组成了介于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机制,时间在“无穷的机会”和“无情的毁灭”这两者之间摆动,之所以是摆动不是波动,是人可以有所作为。
女神和灭霸的概率叠加的真实世界。
离我越近的时间,由于努力也没有用了,可作为的空间没有了,所以近期的时间包含的风险大于机会;离我越远的时间,包含的机会大于风险。这并不是时间的性质或密度的变化,而是人的好奇心、上进心、主动性和积极性带来了更大的可作为空间。
这个观察还是很到位的,人对时间的感知几乎也是人类所独有的吧,也是一种底层密码。越着急、越目光短浅,就越难以实现;反而放长线钓大鱼,才是成功之道。这也是老祖宗的智慧。
时间是风险和机会的组合,但这个组合比例是变化的。富人的时间和穷人的时间是由配方完全不同的风险和机会组合而组成的。因此扶贫的关键是想法设防消除穷人的近期风险,并给穷人注入远期希望。
风险和机会是两种不同的视角,于是不同的人会给予同一段时间不同的注解,犹如当下,有人认为是万劫不复的危机,有人认为是千年不遇的机遇。不只是观点不同,后面的行为也会不同。
码头上,时间的表现形式是冰块,它的价格直接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冰块是鱼的时间。芯片上产线上,检测仪是芯片的时间。芯片集成度越高,后道工艺越复杂,前道生产线的检测仪就越值钱。
创造时间的生意很值得投资,这也是所谓能创造价值的核心环节,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时间到底是什么?完全取决于你在什么场景中、正在玩什么游戏。我认为,你自己一定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去当“人上人”还是去看“天外天”?这才是根本的问题。在靠近灭霸的地方,你要争取当人上人,构建复杂的人际关系网,让所有人都来帮你给你更多的时间。在靠近女神的地方,你想去看天外天,要想法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用科学技术来提升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人类构建的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二者的一种选择,人类进化出两种发展路径,相应设计出了两种集体游戏的模式,配套发明了两套道德、说辞、风俗、习惯、规则和秩序。这两种路径分别是:把人的自由限制在某个最高水平范围内,以便集体更容易实现安全的“人上人”游戏,和把集体安全保持在最低水平之上,以便个人更容易实现自由的“天外天”游戏。两种游戏的结果是,分别诞生了一大群亲戚朋友和一大堆科技成果。
强势文化求发展,弱势文化求生存/安全。
时间只有两种来源:提高机会或降低风险。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形成集体默契。只有在集体游戏中,时间才可以被创造出来。
提高机会是科技进步,降低风险是节衣缩食。
伟大的文明都是用创造机会的方法来获得更多时间的,而不是用遏制人性的方法来消除风险的。更不要通过糟糕的说教,让人们错误的以为个体自由和集体安全是相互对立的。
一个社会如果能够顺利地切换集体游戏,说明它的运行机制是健康且有韧性的。这其中包含了多种因素:政治家的眼光和定力,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全社会的参与、共识和默契。文明程度越高,切换集体游戏的阻力越小。
社会文明程度决定了游戏的切换难度。创造机会才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而不是固步自封。
每次金融危机都是结束一种老游戏,每次经济复苏都是开始一款新游戏。每次经济周期的繁荣都不一样,龙头行业都不同,一定有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人在不同的经济繁荣中成为幸运儿。
不是循环,而是不断更换新游戏,投资很关键的就是要找到新主题!
自由和安全并不矛盾,不自由是远期时间所包含的特有风险,不安全是近期时间所包含的风险,就像星期一和星期五一样,不可能矛盾。
机会越多的地方,人民越是相互独立又彼此宽容;机会越是少的地方,人民越是紧密团结又互相监督。穷地方看起来是物资贫乏,其实是机会匮乏。
弱小个体往往缺乏主动性,既不想作为,也不敢担当。强大个体的特征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他对时间的感受就包含着“更多机会”和“更少风险”,因此他才更加只争朝夕。
负责和不负责,也是两种游戏策略的不同选择。和外部环境无关,游戏自己选、策略自己定,核心是人。
在天外天游戏中,人们爱冒险、爱消费和爱刺激,其主要的驱动因素就是人的好奇心。
期权的行权价格在现实世界中就是一个人的能力;期权的波动率在资本市场上就是一项资产的时间。
在金融领域,投资胜败的关键不是研究资产价格在电脑里的涨跌,而是要去研究人在一场社会游戏中的起伏沉沦。全社会用集体游戏来鼓励人们去做符合全社会进步的事情,去防范全社会面临的风险。表面上看,资产价格涨跌的金融危机其实是全社会在迭代游戏:用新游戏解决新问题。这个过程中,老游戏的资产会被抛弃,老游戏的玩家重返社会底层。新游戏开始时看起来很公平,人人都有盼头。
研究这个社会,关注当下的时代,找到真正的主流游戏,比如当下的AI、新能源,绝非偶然。
资产是激励机制,鼓励其他没有资产的人在当前的游戏中玩命工作。它是支付能力,可以把你带入下一轮集体游戏并占据有利地位。因此资产不是地位,是能力,其关键不是对“物”定价,而是对“能力”报价。
债务不是我们欠银行的钱,而是我们向未来借的时间。债务危机不是债务太多了,而是维持原有游戏消耗了大量资源,创造不出足够多的机会,也不能消除足够多的风险,导致大家玩不下去了,而纷纷逃离。
消化债务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解除经济管制,给企业更大自主权,放松行业监管,停止行政手段对经济的干预,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让人感受到更大的自由。
非常有趣的资产和债务视角。债务不可持续源自于机会太少了。但给机会就能消化债务危机?这点似乎在美国还没有成立,最自由的国家,也没机会了?这可能是受限于人类自身的经济周期,技术周期。毕竟技术进步也不是线性的。
任何社会都有双轨制,因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依赖于两股力量同时发挥作用,一是救助弱者的人上人机制,使得大家都获得安全感;二是奖励强者的天外天机制,使得大家都有进取心,推动社会进步。人上人游戏让大家感到安全,给社会带来了稳定;天外天游戏让个人自由,给社会带来了繁荣。繁荣+稳定。
安全是底线,要保护弱者;发展才是主题,要激励强者,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这两点都不可忽视,只是比例成份不同而已。朝鲜都要发展,美国也需要安全,都无可厚非。
我不相信走捷径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少的风险。进化的铁律是淘汰人,而不是培养人。大多数情况下,你的社会地位上升不是你个人努力的结结果,而是周围其他人不幸的结果。捷径在金融危机时会通向深渊。弱者渴望捷径,强者需要大道。
捷径是表面的,本质是陷阱,让人失去斗志、失去正途。
科学技术打开了人的眼界,让人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可能性。崇尚自由的社会鼓励人去实现这些可能性。内需创造机会,让人向往未来,他们就乐于承担风险,去发明创造,去生更多的孩子。人之所以爱享受生活,不是因为他们太懒惰、太爱消费,而是因为他们乐观地生活在未来的时间里,他们相信自己的额未来时间包含了更多的机会。由此他们开始高估自己克服风险的能力,他们开始忽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追求自由的人民。他们敢向未来借时间,并用科技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来偿还债务。
科技进步不会让我们的能源消耗降低,它只是让那些能够降低能耗的人提升自己的地位。一旦能耗被某个新技术降低,全社会又进一步笼罩在乐观情绪中,相信科技进步能带来更美好的未来,能耗马上又上去了。科技进步是“天外天”游戏的驱动器,节衣缩食是“人上人”游戏的压舱石。
内需才是机会。可惜了这样的观点认可的人不多,大家都以为生产才是机会,拼命搞产能,有点像新时代的“大炼钢铁”。我们总是忽视生态,重视单点,最终都搞不好,好可惜。
一个人之所以选择人上人游戏,是因为他向往安全;同理一个人之所以加入天外天游戏,是因为他向往自由。一旦你做了决定,后面的事情就都是结果。而这个过程是由游戏的算法所决定的。相对于算法而言,个体命运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随机的,和个体努力其实是没多大关系的。
选择很重要,选择大于努力。努力也很重要,选了天外天再不努力的话,可以说是选错了,也可以说是做错了。其实选择也是一种努力的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