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

近来和老大的对话越来越少,磨了这么多年,即便还有些棱角也学会藏起来了。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不愿意说了呢,特别是讨论的事情关系到大家的共同未来和利益,自己又自认为建议是建设性的,至少也是需要当下去思考的,这样的重要性和自己本身的角色都要求说在涉及到相关事项时,应该真实说出内心的想法,即便不成熟。但稍一转念,还是决定不说,维护表面和气的好?这一转念之间发生了什么呢。

我想至少有部分是讨论和争论的区别。讨论是无所谓胜负的,重点是互相吸收对方正确的观点,同时顺带的也指出其中的不足以修正观点,特别是所谓的不足特别重大时会着重指出,但若微不足道或者不至于影响结论,也就无所谓了,保持求同存异,同是大局,异是次要矛盾。但实际往往会陷入争论,争论的目的和出发点和讨论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定程度下,争论还会披上讨论的外衣,但依旧是争得本质。争谁是正确的,用对方微小的不足来证明对方彻底的错误,仅仅是维护自己的观点正确,不去吸收别人同样正确的观点,反思两者的差异进而引发更深刻的思考。我不愿意多说的原因实际上是我知道,并且确实也多次验证过,我们之间的对话,是争论,不是讨论。老大不过是想用他自己的观点说服我,即便道理不足,也会说你们相信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吧,我是对的,于是赢了。这样的谈话其实没有意义,更不好的是关上了一扇吸收新鲜空气的窗户,除非有一天能够自省,否则就这样了。而自省这样的特质又往往与善于争论的人无关,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真是如此。或许是那个年代的人经历的不一样引发的好斗的习惯,凡事总是希望有个胜负出来。

这也是需要自己特别警觉和值得反思的地方,特别要反思自己性格中有无这样致命的缺点。前几日在雪球上聊天的时候,360推出了搜索,大家开始讨论,简单的试用了一下,我说这不是他们自己的搜索引擎,因为大量的数据是自己调用他人的页面。实际上更接近一个搜索版的好123而已。于是就有些争论,只好仓促应对。人的本性都是维护自己的观点,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以至于我本来是看好360公司的,只是对其搜索的概念不认可,认可他倒流量的功能。但争论完有点累了,没有好好听别人的对的因素,反倒固步自封起来,维护自己,结果是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自己先前的正确的判断了,zz,耽误了时间,也就耽误了操作的机会。昨天就决定再也不和别人争论了。简单看看大家的发言,集思广益就挺好的,争什么呢。

昨天在地铁上想到和老大谈话的事情,我特别想表达的就是我和你说话,我的目的是表达我正确、有益的观点来帮助你,而不是表达我错误、不足的观点说明我的不对,要是这种用意的话,我就宁可不说了,犯不着给自己找麻烦。但作为听着来讲,他能理解到我的立场吗?如果能理解到,那么他就应该侧重听我有道理的地方,去修正他的判断,这就起到了对话的作用;但如果理解我的不同意见是种冒犯,一般就都会给自己建立个护城河,然后主动攻击一小部分不对的地方,来以此说明整句话都不值得听。这其实是很不可取的。就相当于到饭店点餐,一桌子可能五到十个菜,其中一两个自己不喜欢,大家的做法一般是不喜欢的不吃就是了,喜欢的多吃点。一定不会说因为自己不喜欢就整桌子菜都不吃的。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具体到自己身上,往往都很难。

争论无意义,应该多吸取别人有益的东西,能看到大局,允许不完美,多学习,多沟通,才能进步。

发布在Life.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