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移植的一棵白蜡结出了桑椹。同事把桑葚放我面前的时候想了半天,亲自去确认了一下才不得不承认这个残酷的现实,之所以残酷,是春天移栽的时候专门请了绿植栽培的专家过来,鉴定树种和栽培方式,没想到闹出这么大的笑话。
类似的事情其实并不稀少,总让你苦笑不得。年初外汇管制收紧,报商委的手续迟迟无法通过审批,侧面找专家去内部咨询,结果是审批权限已经移交,所以100%不会批下来。只是没收到拒信之前自己就一直按要求补充材料,过了几周居然批了。文件拿到银行,所有人都极为惊讶,居然还能办下来。
只是外汇的手续美其名曰下放到了银行,实质是你无法再和当局直接沟通了,只能通过银行,于是外汇上拒绝的都特别坚决,你还无话可说。只是不同银行反馈回来的信息出奇一致:“这条路肯定不行了,但是还有条路可行。”,如果拿这所谓可行的路去找其他行交叉验证的时候,结果往往是不那么可行。这就是眼下的商业环境和氛围。但这件事到了自己这里就是退无可退,唯有找到路,哪怕多个方案并行。我坚信一定有办法,不是没有路,只是尝试的人太少了,太多的人只是听闻,于是只有不断的去试。
这其实是个世界观了,晚上在家抱孩子的时候,有时候他无视一切地放声大哭,有时候他又睁大眼睛看着我,好想和他说说话,告诉他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总是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遵循的现成道路可走,能选的只是靠着常识、知识、信心以及一点点的戏虐来摸着石头过河,坚信会最好,当下做到最好,然后等着出结果,无论是棵白蜡,还是桑葚,都要接纳。
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的感受,无外乎几种情形,一是没有老板啊之类的业务领袖指导了,自己在挑大梁;二是确实踏入了每天面对新事物的领域,而不是那些有规矩可循的领域;三是内心还不够强大,眼光也没有看到未来,所以才会心存疑虑。无论那种,也似乎都是没什么可选的,只有一步一步趟下去,好在有团队有不少的支持者,孤独感不是那么重。
近期招人的时候我发出去的OFFER几乎全悲剧了,回想上家招人的情形,实际是人格魅力的欠缺,尤其是还远远做不到那种聊几分钟就让对方被你的魅力感染,确定加盟一定有好日子的。虽然这样的魅力大多会被证实是误读,但能造成这种氛围,也着实是不易的,相比更愿意踏实做事的自己而言,本来就气场不合了。不过还真是差距,慢慢追赶吧,希望能从其他方面有所弥补吧。谈话真是门艺术,需要一生修炼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