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朋友圈的尖子生》

很多人推荐过这本书,赶上二次发售签名版,就直接买了。读罢还是收益许多的,进来生活和工作陷入混沌态的感觉越来越强,正是读这本书的好时候,感觉受用的内容简要摘录如下:

1.关于习惯

马占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双子生催化效应”的现象:如果一个人能够找到和他同样级别又很有默契的一个朋友,两个人能经常讨论和交流某些事情,这两个人就会很快达到比现在更高一级的程度。

今天的马占凯,形成了是三个会终生坚持的习惯:日读、日练和日记。日读就是每天坚持读书10分钟,日练就是锻炼、拉伸或者静坐冥想。这其实不是什么有毅力,而是在所谓坚持这件事上,有一个内心的成瘾机制。

自己尝试着做过坚持,几乎都未能持续太久,原因颇多,归根到底还是人性的弱点无法克服,杂念太多,欲望太多,总不能将手上的事情收窄至一二。年龄越来越大,越觉得值得坚持和追逐之事不过一二,反倒释然了许多,再次发愿,望能有所成。

2.关于战略

培养长期的差异化竞争力是任何战略的基础。有时候同行竞争确实很激烈,单这种压力是虚的,是不符合战略学基本原理的,因为它没有办法导致任何差异化,任何无法导致差异化的行为必将导致失败。差异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需要挣脱价值网,离开旧的评价体系——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战略的基本要义就是要扬长避短。

任何商业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持续地创造并提供差异化价值的能力。

企业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很多都是从操作层理论开始(比如文案、会计),到中层理论(比如营销、运营),再到高层理论(战略)。

李叫兽关于战略的论述还是很值得借鉴的,一语道破精髓。公司看的越来越多,生死成败也走马观花般略过,战略这个事情,既不能贪多,希望面面俱到,又不能过少,只是其中一点,比如仅仅剩下目标,抓住要点,创造差异化的竞争力也好,还是为客户创造核心价值也好,还是打造更宽的护城河也好,成功都有其相似之处,需恰到好处,择一而终。

3.关于投资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个钥匙,这个钥匙就是所谓的行业规律,这个规律你要先找到,然后丰富你的资源、你的认知,你再努力的去思考,就可以在行业成为头部的有重要贡献的前20%。某些行业很多人在做,大部分人就是在做这个事而已。

大部分人现在觉得这个事情逻辑对就是对的,但是逻辑对不是核心条件,因为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逻辑都没太大问题。

早期投资圈这个行业,投资人最重要的资产其实是流量,对于顶部的投资人来说它其实没有什么能力、实力太大的差别,她们都很聪明。但顶部投资人其实也挺多的,它最大的差别我看明白了,就是流量差别。

真正好的项目一定是大家都觉得好的,大部分投不出好项目,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压根没有机会遇到好的项目。

特别喜欢看一些能对行业有些深邃思考的文字,而不是讲故事,或者讲一些永远不会错的大话。深邃的文字背后道理往往简单,比如“流量”二字,确是早期投资的精髓所在,人都不差,高下难分,能分出来的一二的,差异莫过于运气,再加上流量了。好的东西,好的项目,其实无需花太多时间和心思去解读,他自然是好的,甚至浑然天成,之于投资者,其实是需要在任何时候遇见好的东西,都能有抓住的勇气和心动,而不是去怨念价格或者其他不重要的东西,进而错过。对待好的项目,就是好的机遇,犹如好的领路人,能做的唯有追随,义无反顾,至于成本和代价,反而是不去纠结的了。

发布在Book.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