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下班,回家吃过饭,开车去见姐夫。路上听974,沙宝唱了首写给自己的歌,男人四十,满是伤感。再有便是赵薇在微薄上发了张98年和林心如在天安门的合影,苏有朋等全部非常感慨,纵然当年24,5,而今也都四十了。孔子将四十不惑,应是看透一切,瞄准人生目标奋力一搏,真正出成果的时候。三十而立,能独立体验十年商海沉浮应有所得,而若四十便把人生走的无路可走,或者还在疑惑着找路可走,这边是人生的大悲吧。
见到姐夫后在附近找个面馆陪他吃了碗面,去超市买了瓶便宜的小刀,然后到他入住的胡同小旅馆聊天。他便大抵时类似的境况,转眼四十,回头看除了把先前积累的一些资金花的差不多以外,再往前便无路可走。于是想着再谋出路,便打算再来学校谋一个新的开始。我挺赞同他的想法,只是多少还是有点机会主义的成分。别的不知,就自己来看,机会主义往往是害人,所想应该怎样怎样的大抵最后还是自己的想象而已,无现实立足之地。
姐姐终是命苦之人。年龄越大越觉得命理说的有道理。姐姐命苦一半是环境,一半是性格。虽也一直在学习在奋斗,但终未能进入体制,游离于体制外是种可怕的所在。体制外混的好的人不少,却大多在体制内已足够补给滋养,而后有所得。最近越来越发现体制之优点,难怪乎大众近几年来趋之若鹜,一个终身之所,多少人梦寐以求。好在人各有志,万物也非绝对,互相转化,此消彼涨。至于自己,先在外多年奋斗,尝尝个中味道,国家这么大,未来总还有那么几次机会,恰到好处之时,果断转投高明。体制内之规则,必有提携之人才可,时间未到,不妨静候。
婚后开始有些恐惧。害怕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无所得。体制内的资历最为讲究,而论资历工龄为先,这也是有意义之处,随着年龄增大,筹码越来越重,至少之于个人,这个很好。而对个人好的,对于个人加总之社会,亦无大弊。先前斥责体制,总想做一番事业,赚很多很多的钱,是过于理想化了,外面机会总有,但不那么多。而所谓成事在天,绝非个人之力可狃转,事业之成功便不可期,多年逝去,个人势力将不断下滑,一事无成,这才是真正可悲之处。
好在自己三十未到,还有几次机会可言。过去2年也非全然虚度,仍在理解社会规则,比如体制,理解商业和市场上做了不少积累,这边是笔财富。专业方面也有所增进,个人之事清理过半,收入亦尚可,起码外人看来是个不错的所在。大家都在积累,还不是爆发和做事的时候。
但自己确有不少的自由度,如何最大化自己,仍就是需要规划和思考的核心命题。即在体制之外,如何成就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专业是其一。社会之金融需求,是在加强而非减弱,财富货币化的过程以及财富货币化后问题创造的机遇,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大发展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工作的方式参与是形式之一,之二是个人方式参与,坚守专业判断和专业精神,不随大流,持续跟进改善操作,敏锐于市场,终能有所获得。专业之有用,显而易见,谋求有抬头之工作只是形式之一,之二在于作为个人的随时参与,机会便无所不在。无论是宏观,行业,公司还是技术,博大精深,非时日之功能成。
人脉是其二。成事需有能成事之人,一己之力终显弱小。早积累,多积累,保持联络和接触,是金子终有发光之时。精选人脉,及时帮衬,需用之时,应有所成。乐善好施,无心之举,也可助人大力。
性格是其三。正义公平,不邪贪年,不急不燥,客观处之。能领导,不结怨,乐观积极。家里任劳任怨,稳定后方,互相扶持,家和万事方兴,健体强身,才能保思维开化,有福消受。形成良好业余爱好,精一二;修身养性,处变不惊。加以时日,应能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