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

当初安排假期的时候觉得毕竟过年前后,应该不会很忙。甚至走之前还觉得许多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但出发之后还没到目的地便发现还是走的太匆忙了。吉隆坡转机的几个小时,原来觉得可能会有些无聊,还带了不少书来看,实际上却被微信电话会议和邮件满满地占据。

墨尔本的第一天还算不错,墨大逛逛,顺便取下之前买好的东西。电话卡的激活花了不少时间,还好租完车上大洋路之前总算搞定。先是接近一百公里的高速,虽然也是3车道但还是拥挤很多,虽然3小时的时差不应该是个事情,但放在最困的开车时刻还是特别难熬,还好路过服务区就停车小憩了一会儿才算从僵尸状态找到了重生的感觉。继续上路,或许是几年前在新西兰南岛自驾的时候体验够了类似的自然美景,同样的海滩、海风和两旁郁郁葱葱的树、草原也确实很漂亮,但那种首次感受的激动自然是没有了,还好一路走走停停拍拍照,也还不错。晚上在大洋路边住的很舒服,面对大海,各种美景极为享受,更为享受的是开车到周边超市做些采购后晚上终于能吃到些舒服的食物了,连续几顿的Burge下来,已经到小白的极限了,尤其是中午在费尽千辛万苦找到yelp一家推荐的店还吃到极难吃的食物之后。第二天还是早早上路,十二门徒是重点,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最开心的还是走进海滩尽情的玩耍。赶路回墨尔本比预期的要顺利一点,回到酒店,还车前吃到了一家特别地道的意大利店,无论是披萨还是面,都非常地道,更惊讶的是其店面巨大无比,可能同时120桌?人还很多。

塔斯马尼亚落地后我才知道还要开100多KM才能到酒店,原计划早早到酒店洗漱、休息的计划自然是没可能了。第一站是摇篮山,开过去的一路本身就是享受,景色其实比大洋路我感觉还要美出许多。路过以壁画著名的谢菲尔德小镇的时候依然是找到IGA补充给养,买了一大堆东西。到达森林公园酒店后简单搞定了中饭,之后午休,3点多出发上山开始徒步,7点下山,难度还是有的,比预期的要困难许多,特别是爬升的速度和高度。好在,下山的时候应该是Wambat已经出来觅食了,一共看到了七八只,即便你对他们说话,离得也不算远,他们还是悠闲地踏着自己的节奏,无视人类,难得的宁静和和谐。

之后几乎一周都在塔斯马尼亚。朗塞斯顿实际是我们下飞机的地方,从摇篮山出来先回到这里,住下来打开百叶窗看到后院有只袋鼠在偷菜的时候,小白还说可能是人喂养的呢,出去拍照才发现真是偷菜的,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拍照的机会了。出来的路上路过一小镇Lilydale正好是周末市集,淘了几本绝版书,很是便宜。海滩The Gardens确实不错,海滩上红色的石头近拍的话完全是后现代的作品,小白搞的野餐也很有意思,Swansea住的比预期要差些,但自己动手做法,吃的还是很舒服的。到达Hobat正是其Regetta Day,热闹的很,计划看博物馆的,这天自然也休假了。当天貌似有几个比赛,虽然没看到,但很多人很开心的聚在一起我们其实还是蛮开心的,意外的是还赶上了航空特技表演,站在空地上一通乱拍,之后又误打误撞地到看了很久的露天演出,很赞,很舒服,很惬意,感叹这种随机性带来的意外惊喜。

第二周就是大堡礁的船宿潜水了。初到凯恩斯的出租车司机是单腿的,很厉害。起初天还下点雨,但一晴了之后就发现简直晒爆了,只好去找附近的商场躲着逛逛,补充了些上船可能用得着的衣物,还赶着Fifty Grey上映的首日和不少的澳洲大妈一起看了一遍无聊的片子,终于等到了上船的时间。晕船药提前吃过了,但还是没坚持到晚饭便挂掉了,把中午、早上吃的通通吐出来之后,好多了,像是大海再给我强制洗胃一样。四天在船上十二潜,运动量不大,大堡礁的海底还是非常漂亮的,各种鱼,各种bommie,各种美好,大自然的这种伟大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绝对感受不到。我和小白还是非常锻炼的,主要是潜伴的互相照顾上,比之前默契很多,没有潜导也可以比较放心了。当然,我想穿上的人也都很有意思,每天很多时间都在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很有意思,来自以色列的一对儿,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潜水了,拿出来的潜水记录本非常沧桑,世界各地几乎玩遍了,这次他们在澳大利亚的形成居然是先自驾了3个月,计划环澳一周了,然后潜水,接下来是要去航海,我还特意请教了下考航海执照的事情,最快南非9天就可搞定,他还讲他通过HMA看Netflix的事情以及计划搞个盒子的事情;苏格兰的一家三口,父母和女儿,给我们讲他们家附近和丹麦相交的地方有个很好的沉船潜水的地方,二战时日本自己炸沉了许多战舰,以及英国为了封堵日军战舰也炸沉了许多船的地方,只是海水很冷;丹麦父子,老爸经常来上海出差,住在丹麦的小镇上,各种社会福利,每年3个月假期,53%的税率;还有来自加拿大、佛州的两对情侣;新西兰的老头;印尼的传奇女子;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相信能在一起呆上几天几夜潜水聊天,也是种缘分。本来还挺羡慕以色列夫妇的那种玩法,甚至还有冲动去搞个航海执照,想想还是算了吧,不能太过,这一生还是有些事情要做成才好的,不能太贪玩;本来也还挺羡慕丹麦人的惬意,但自己还是喜欢北京更有拼头的现在。

路上的时候,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读《自私的基因》,这是一本比进化论更进一步看生命演化的书。也还就着太平洋的海风看了把讲述霍金生平的《万物理论》。共同的感受之一是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有许多对人类而言说不清楚的事情,之于个人,顺其自然的不断适应,比移民一般跳到一个陌生环境应该不会更差。与其费力的跳跃变换环境,倒不如将这部分精力用在适应环境和创造上,谁敢保证新环境就不会有新问题,特别是要从很长的时间周期来看,还是涉及未来的话?大家其实面临的都是同样的不可知。囚徒困境的问题在重复博弈中是会自动修正的,这可能便是熟悉环境所能带来的好处吧。

回到陆地上在凯恩斯多呆了两天,参观和漂流。漂流的船上是五个学生,一个是医院HR,一个是飞行员,还有三个护士。小白意外落水遍体鳞伤,我的眼镜镜片掉在了水里,大腿被晒伤…之后是悉尼,悉尼的年夜饭吃在了唐人街,南方的小白要吃春卷,北方的我要饺子,还点了中辣的麻辣香锅才发现是超级超级辣,辣到难以下口。。给家里打了几个电话,接下来就是严肃的微信群抢红包了,毕竟年三十,折腾到很晚。回到住处的时候,网上看了两个小时春晚直播,已经是次日一点了,不得不睡去,自然错过了不少红包雨。

再下来的一日便是悉尼参观博物馆,各种逛街和买东西,打道回府的日子了。

还是很开心能有这样一次放松的旅行,非常累,也非常有意思。看到北京看不见的风景,遇见各种各样的人,也给自己很多难以言表的感悟,以及更多的坚定和更多的自信。往前看,无论是自己的未来,团队的未来,还是国家的未来,我都很有信心。我们所需的,只是专注、专注以及专注。

发布在Life.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