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考虑人的事情越来越多,总有些边边角角的感受,系统整理整理,肯定是有益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极大,除了纯粹多样性原因造成的差异之外,差异大到分层这个级别的,定是有些特别的原因,导致上面的人参透了,下面的人始终理解不到。
逻辑思维近期关于社会分层的一期节目非常值得思考,举的例子是美国教育导致的阶层固化:穷人、中产阶级、富人三个阶层固化,一定和它们各自阶层的教育思维固化紧密相关:穷人们往往懒惰或生活压力导致轻视/忽视教育的重要性,连基础素质都无法习得,深陷在恶性循环之中;中产阶级看似光鲜,教育理念是在基础素质确保的前提下,追逐外在的各种实际工作技能的习得,财务、法律、医生等等;而富人的教育则并不重视这种外在技能的习得,而是侧重教育他们做决策的能力,利用现有社会资源优化的能力。
虽然是美国的案例,也不管是否准确,但就自己体验而言,像极了高中、大学和硕士的三阶段经历;高中在学习基础的知识性东西,考试第一;大学实际花时间在搞一些技能性的东西,应付未来的工作,无论是学术性工作还是社会性工作;硕士自己本应该好好读书的,实际工作了,开始体会处理人情世故的复杂以及小小决策的能力。这三个阶段看似循序渐进,实际不然,再每个阶段都可以安然度过一生,无需任何跨越。
论重要性而言,对于我们这等平民,实则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基础过关的文凭,没有一技之长,都无法在这个时代正式立足。立足之后,极容易的便陷入日复一日的繁忙,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家庭生活,都很难让我们自己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怎么实现,等想清楚了然后不遗余力地去做,去完成。于是自我觉醒这件事并不容易,更何况自我觉醒之后还要能享受自我的自由的话,更是难上加难。
但正是这样难的事情,才可以彰显我们的价值,值得我们冒险一试。尾随这个时代不难,难得是引领或者找到时代的方向,找到引领这个时代的人。而我们的工作正是在确认找到这样的机会和人之后,果断下注,等待时间玫瑰的绽放、历史车轮的前进带来价值的释放和增长。
老朋友希望要加入我们成为新同事,加入之前一起聊天,彼此很有收获。不同于自己一开始就极为清楚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冒险之路,对于这些优秀的人能在顶尖大公司的滋润下看到未来的确定性然后毅然转身,我还是由衷的佩服和恭喜。主要是佩服他们其实并没有被生活和工作的繁忙假象压垮,而是在繁忙之中极力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尤其是在各种技能习得之后,还愿意冒险一搏,追寻新的旅程,这样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很多人会看到我们预判未来导致的种种不确定性和风险,确实风险很大,但问题也在于如果不用我门的理性去做预判,甚至不敢去预判的话,我们这群人又和猴子何异?
去年至今成绩虽然一般,毕竟这行的本质就是个慢生意。但对未来预判的确定性不是在减少,反而是在增加。重要的是都在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