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激荡十年, 水大鱼大》

双11就在京东上预定了,周末出差回来才发现送到家,于是周六晚上一口气就读完了,赶紧写写读后。今年办了毕业十周年聚会,书中的十年正好是走出校园完整经历的十年,于是颇多感慨,希望接下来的十年不再是历史的看客,而是真切地参与其中,为这个时代和国家创造一些东西。

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很有意思的是发现自己对很多时间的感觉是错误的,这种纠正非常及时,也带来了很多感悟。接下来摘录些书中内容,发发感慨。

2009年。“谁将拯救美国的汽车产业?”很多人开始焦虑地讨论这个问题。新上任的总统奥巴马决定亲自考察汽车业,有意思的是,他没有去乌云压顶的底特律,而是飞到阳光明媚的硅谷,参观了一家叫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公司。在离开后,奥巴马批准能源部发给特斯拉4.65亿美元低息贷款。

这两年,一种被称为“共享经济”的互联网模式悄然在北美出现。2008年8月,Airbnb成立;11月,Groupon成立,2009年7月,Uber成立。

我自己开始买特斯拉的股票大概是2013年,从30美元半年间涨到了150美元,Model S的成功让人们相信电动汽车就是未来。而今国内2016年的电动汽车已经销售了50万台,才短短几年,而这股势不可挡的趋势,似乎才刚刚开始。为什么人们突然就开始喜欢上电动汽车?我的理解是,人们希望电动汽车像Iphone一样好用、一样智能,而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下的这场变革,可能确实如此。

2009年还有件大事,就是吉利收购了沃尔沃。但吉利的股价直到2016年7月才开始启动,一年间增长近10倍。

共享经济的鼻祖们,居然已经都快十岁了。创新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十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惜的是,十年了还是讲十年前故事或者痴恋于十年前故事的人,可能注定抓不住当下。

2011年。小米的米聊和微信出现,8月小米手机发布,乔布斯去世;支付宝终止VIE引出中概股信任危机。

吴波创办的拉手网在第28天获得天山资本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成为国内第一个成功融资的团购网站。半年内又完成两轮1.6亿美元的融资,估值11亿美元。到2011年8月,中国居然出现了5000多家团购公司,引发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千团大战。10月底,拉手向纳斯达克递交了招股书,计划融资1亿美元,交易代码LASO,最终上市搁浅。到2012年中期,99%的团购公司不复存在。

团购大战来的这么猛烈还是有点和记忆不符,居然全行业在一年半之内就完成了战斗。再看刚刚过去的“单车大战”,也差不多一年多两年的时间。最精彩的还是接下来吴晓波先生的总结:

不过,混乱是一切新秩序的前提。先烈们的行动还是具有非凡的意义,百亿风投和无数年轻人的热情,如一把突如其然的野火,烧掉了传统消费服务业与互联网之间的那道篱笆墙,数亿百万记的火锅店、小杂货铺和电影院被赶到了网上。浓烟散尽之后,人们透过一地的美元和人民币纸灰,看到了一个彻底被激活的O2O市场。

确实如此,O2O的彻底爆发成就了团购领域的美团点评,也成就了滴滴快的,成就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开启了一起新时代。

2012年。9月底无锡尚德破产。曾有媒体感慨,过去十年来,如果有一个行业的光环能和互联网相媲美,一定是光伏;如果有一个产业能激发地方政府的追逐热情超过房地产,一定还是光伏。尚德式的成功,被认为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胜利,体现了中国式产业发展的独特性。

然而可怕的是,中国的光伏产业是一座建筑在沙滩上的漂亮城堡,它90%的原料依靠进口,而90%的产品则全数出口,最重要的原材料多晶硅,也基本掌握在国外厂商的手中。

“涨潮的时候赶海,你很难得到大海的馈赠;退潮的时候,哪怕在海滩散步,也能捡到美丽的贝壳。商机也是这个理。”

3月29日微信用户突破1亿,8月23日,公众号平台上线。

8月今日头条上线;9月,滴滴上线,11月3日北京大雪,滴滴的首日订单首次超过1000个。

光伏倒下、造船倒下,移动互联网正式崛起的2012年,很少有人遇见到公众号发布带来的一场自媒体革命,造就了无数商机。其实这年最火的是iphone4s和siri。

2014年。9月30日,央行银监会通知2套房可以享受首付三成、贷款利率七折。新一轮的楼市松绑周期突然到来。6月底IPO重新开闸,7月7日,放松重组规定,除借壳上市和发行股份外,无需证监会行政许可。11月,推出沪港通。滴滴和快的进行了红包大战,移动支付快速普及。

2015年。6月股市崩盘,HOMS场外配资被叫停。宝万之争,11月徐翔被抓。泛亚和e租宝被抓。乐视发布手机和汽车,开了150场发布会。

互联网行业合并大潮,2月滴滴快的合并,4月 58赶集合并,10月美团点评合并、携程去哪儿合并,12月世纪佳缘和百合合并、美丽说和蘑菇街合并。这场合并意味着三个新特征的出现: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引爆性红利即将吃完,增量生意宣告结束;第二,互联网服务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廉价流量消失,合并是降低竞争成本的唯一出路;第三,也意味着大的投资机会结束。

2015年确实是历史性机会结束的一年。2016年的主题是直播和共享单车,还有房价飙涨。2017年。贾跃亭败走,王健林出售酒店和地产业务;马云提出的新零售、人工智能成为投资热点。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集体上市,A股最严发审会,都是值得记录的内容。

吴晓波还不痛不痒的写了一章关于2018年的内容,毕竟是企业史,还是务求真实为好,写到2017年就是整整十年,再多些个2018年只是看起来整齐,毫无用处。感觉吴老师也开始走下坡了了,下本书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来读。

发布在Book.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