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谘回忆录》 2235

最近找到了海外新出的Never Turn Back开始读,不得不说海外观察者还是眼光很犀利的。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最值得研究的是前10年,有了整个80年代打下的基础才有后面的成就。但由于八九风波,这段历史的真相实际已经被改写了,就更有探究的必要了。开始没读多少,就偶然发现了《陈一谘回忆录》,虽然是一部700页的大部头,读起来很通透,两天就集中读完了。

陈一谘是当年发展组、体改所的创办人,之前和体改所出来的人吃饭的时候经常听他们提起,所以对我来说反而不陌生,是个比较熟悉的名字。他深受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胡耀邦、赵紫阳、邓力群等赏识,为推动80年代的改革做了不少事,现在一代国家中流砥柱也不少都在体改所历练过。作为当时的亲历者,虽然其个人传记肯定免不了偏颇之处,但更难能宝贵的是其中的观察、思考和历史的鲜活。

照例做些摘录。过于敏感的就不写了。

父 親 臨 走 告 誡 我 說 :「一 個 人 要 能 擺 脫 名 韁 利 鎖 的 羈 绊 ,將 個 人 得 失 置 之 度 外 ,才 可 以 做 到 無 慾 則 剛 ,也 才 能 為 國 家 和 民 族 做 些 大 事 ,中 外 先 賢 莫 不如是 ,自己修道亦正為此。祖母修佛明心也為的是安貧知樂 、不欲不 貪 ,使 本 性 不 致 迷 失 。 但 人 年 青 時 難 免 犯 錯 ,知 錯 能 改 則 為 至 善 , 兒 其 勉 之 」,讓我永生銘記 。
我和父親分 手時 ,父親給了我 12 元錢 ,10 元伙食費 ,2 元零花錢 。父 親 又教誨 我說 :「學業 上要和好的比 ,生活 上要和差的比 。還要切記 『外 儒内道 ,常存佛心』這八個宇 ,對己要『外儒内道』,待人應『常存佛心』, 此生既使無大為,亦可無愧矣!」父親的品德學識、為國為民,永遠是 我學習的榜樣。

好家教还是相当重要的。要无欲则刚,专注做事;对己要外儒内道,待人要常存佛心。

說起 1960 年秋天給我睿棗 ,外祖母慈愛地說 :「棗還沒熟透 ,都讓鄰 居 搶 光 了 ,幾 個 好 心 的 鄉 親 送 了一 筐 拿 來 , 我 曬 乾 後 挑 了些 好 的 寄 給 你 , 剩下的到冬天餓極了就嘴裏含一個。」我聽著聽著,已淚流滿面了 。我問 外祖母:「您這輩子什麼時候日子好過?」她說:「民國20 年以後的10 年 過得最好 ,那時候社會安定 、東西便宜 ,一個袁大頭就可以買 300 個雞 蛋 ,一 個 要 飯 的 世 沒 有 。」她 的 話 令 人 深 思 。

比起80年代,30年代的历史更是讳莫如深。没想到居然是最好的10年,早有耳闻,但不敢相信。

一次一起 下田 ,老人家打開 了話匣 子,才說 了心裏話 :土改以後過 了幾年好日子,初級社時生產開始下降 ,高級社沒幾天又搞人民公社,這 時 就 吃 不 飽 了 ,煉 鋼 又 把 樹 木 砍 光 ,一 點 家 當 也 都 貼 進 去 了 , 青 黃 不 接 又 不 斷 有 人 餓 死 。 誰 敢 提 個 意 見 、哪 怕 說 個 俏 皮 話 , 也 會 挨 批 换 鬥 , 甚 至 把 人 打 死 ,誰 還 敢 再 說 話 ? 我問 老人家 ,解放前怎麼樣 ?老人說 ,那時給地 主扛活 ,幹一季子就 夠 全 家 吃 一 年 了 。 你 沒 聽 說 嗎 ? 我 們 這 兒 叫 「一 年 四 十二 天 忙 ,一天 要慌九天糧 」 , 就 是 一年 栽 秧 、 割 谷 只 忙 4 2 天 , 剩 下 的 日 子 我 們 就 搞 些 副 業 、 手工業 ,日子還過得 下去 。現在可不行了 ,特別是 「大躍進 」以後 ,一年 四季瞎折騰,人累得要死,還吃不飽。日子過的是「王小二過年, 一年不 如 一年 」嘍 。

农民真不容易,建国三十年后的回忆确实最好的日子在解放前,一年四十二天忙。更令人侧目的是建国后的这几次瞎折腾,初级社、高级社、大跃进、文革,三十年的瞎折腾基本没闲着。

大躍進以後,實行「吃糧 不要錢」,有個人頭就有一份糧。後來改成 「人七勞三」,現在又實行「人 五勞五」,就是人頭糧佔五成,有 一又人就不要錢分五成糧食,而後,再 按 工分多少分的糧食佔五成 。這幾年大家拚命多生孩子 ,為的就是可以不 幹活多分人頭糧 。像 縣 裏 規 定 ,5 斤 紅 薯 算 1 斤 糧 ,隊 裏 分 時 只 算 5 分 錢 ,可 到 農 貿 市 場 能 賣 两 毛 五 。如 果 年 終 按 一 人 3 0 0 斤 分 糧 ,3 個 孩 子人 頭 糧 分 4 5 0 斤 , 若300斤是紅薯折糧,就有1,500 斤,賣1,000斤得50 元,淨賺40 元。 而 勞 力 多 的 家 不 夠 吃 , 得 去 買 , 一出 一 進 , 多 子 女 戶 佔 了 便 宜 , 誰 還 不 多 生。

60年代生育高峰的原因原来是可以多分工分的经济激励,这个真是厉害。反观当下的生育率低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只不过倒过来了,这才是根源,可惜找到的人不多。

在幹部 隊 伍 中 ,大 體 有 三 部 分 人 : 第 一 部 分 人 ,認 為 社 會 主義 制 度 是 好 的 ,被 「四人幫」破壞了;第二部分人,認為社會主義制度基本是好的,很不完 善 ,又被「四人幫」破壞了;第三部分人,認為現行制度必須進行大的改 革。第 一 部 分 人 ,基 本 上是 陳 雲 的 信 奉 者 和 歷 次運 動 提 拔 的 左 派 ,他 們 認 為 只 要 糾 正 了 毛 澤 東 的 錯 誤 和 「四 人 幫 」的 破 壞 , 恢 復 5 0 年 代 的 計 劃 經 濟 ,加強黨的領導 ,中國就可以搞好 。他們在幹部隊伍中有很大的影響 , 但群眾大多對他們持不信任態度 ,特別是青年人往往認為他們是一批左傾 的 教 條 主 義 者 。 而 陳 雲 在 延 安 時 即 被 共 產 黨 内 尊 為 「 中 國 的 小 斯 大 林 」。 改革一定會遭到他們強烈的反對。第 二部分人,大多在文革挨整後有所醒悟,認識到個人專權和計劃經 濟的弊端 ,需要對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進行改革 ,但 多年的理論禁錮、左 傾 習 慣 和 既 得 利 益 ,往 往 使 他 們 採 取 「政 治 上 左 , 經 濟 上 右 」的 態 度 ,他 們對政治改革保守希望維護黨的領導 ,對經濟改革開放希望富國強兵。群 眾 大 多 覺 得 他 們 是 務 實 派 ,青 年 人雖 對 他 們 政 治 上的 保 守 不滿 ,卻 對 他 們 的 務 實 還 可 以 接 受 。鄧 小 平 是 他 們 的 代 表 ,何 況 他 又 是 黨 內 最 大 的 實 力派 。第三部分人,以胡耀邦、趙紫陽、萬里為代表。他們經歷了文 革 ,廣泛接觸各階層群眾 ,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敢於下手解決難題 ,是共 產 黨 内 最 有 眼 光 、最 開 明 的 一 部 分 人 。他 們 深 知 ,中 國 的 現 行 制 度 不進 行 大的改革就沒有出路 ,所以後來在農村改革 、經濟革 、政治改革中做出了 重 大 的 貢 獻 ,得 到 了 大 多數 知 識 分 子和 廣 大 群 眾 的 支 持 和 擁 護 。但 黨 内 的 左傾勢力始終把他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少數有眼光的青年知識分子, 對社會主義的實踐進行國際比較以後 ,體認到所有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 , 都 出 現 了違 反 人 性 、壓 抑 人 的 積 極 性 的 嚴 重 問 題 ,而 極 權 政 治 又 剝 奪 了 人 起碼應有的各種權利和自由 。他們意識到 :不實行市場經濟和民 主政治 ,中 國 是 不 會 有 前 途 的 。雖 然 這 種 看 法 還 末 人流 ,在 主流 中 還 被 認 為 是 大 逆 不 道 。但 在 不 少 青 年 人和 知 識 分 子中 卻 討 論 熱 烈 ,很 有 市 場 。

文革后的这三个派别,元老派或保守派,要求回到文革前的计划模式,有老人陈云,也有其代言人李鹏;改革中的保守派,是改经济,不改政治,政治上的保守派,主要是邓;真正的改革派,是胡、赵,可惜八九风波之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拖到现在,目测已经不可能再改了。当下大家怀念的是邓,担心的回到陈云模式,已经似乎对胡赵模式不指望了。

1979年。第二天,還没吃早飯,鄧力群給在甘肅當省委書記的宋平打電話 時 說 :「 去 年 安 徽 大 旱 , 肥 西 農 民 搞 了 包 產 到 戶 , 今 年 夏 糧 增 產 兩 倍 半 , 你 那 兒 落 後 邊 遠 地 區 , 不 妨 也 可 以 試 試 。 對 方似 乎 回 答 說 ,中 央 剛 規 定 「不許包產到戶啊」。鄧力群說:「試驗 一下嘛,錯了再改就是了。我心想, 鄧叔叔做事還真是果斷,有魄力。後來知道 ,當天書記處就研究了郭崇 毅 的 報 告 。會 後 ,胡 耀 邦 給 萬 里 打 了電 話 說 :「你 可 給 農 民 辦 了件 大 好 事 啊 !」

过去的干部还是相当雷厉风行的。今年还健在、党内最高寿的宋老爷子当年还是相当开明的,上面政策还没出,底下就可以先试点起来了。这个今天也这样。

1979年的隐忧。第一 ,胡喬木為鄧小平起草了 「四個堅持 」的講話 ,全面 繼承了毛澤東的政治衣缽 ,為思想解放劃下框框 ,開始打壓 、逮捕有民主 追求的代表人物,取締民主牆、民辦刊物和民問團體;第 二,陳雲、李先念則以「調整」為名,企圖恢復50年代的計劃經濟;第 三,王任重主持 的國家農委則極力反對包產到戶,堅持一定要穩住「三級所有,隊為基礎」 的人民公社體制:第四,清理「三種人」時,又製造了不少新的冤、假、 錯 案 ,引 起 了 不 少 地 方 的 派 系 傾 軋 。在 1 9 7 9 年 ,實 際 上鄧 小 平 主 張 的 「政 治 上獨 裁 , 經 濟 上 開 放 」的 格 局 已 現 端 倪 。四 項 原 則 和 改 革 開 放 之 間 的 矛 盾 衝 突 看 來 將 會 不 斷 上演 。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完并不是一片大好,其中的隐忧很很大。改革的风向并不是只有一个,解决了四人帮的主要矛盾,改革和调整之间的矛盾就要从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了,同样似乎没有一天是容易的、没有一天是省心的。

黃江南又找 了朱嘉明 , 一塊去找翁永曦 。翁永曦是個聰明能幹的人, 但太急於出風頭,後來成為鄧、陳之爭的犧牲品。他們 三人又去找了姚依林的女婿王岐山 ,四個人反覆討論後 ,在黄江南文章的基礎 上,由朱嘉明起草了一篇對經濟形勢看法的報告 ,通過姚依林修改後送給 了陳雲。報告 中提出的 「抑需求 ,穩物價;捨發展 ,求安定;缓改革 ,重調整;大集中 , 小分散 」24 字方針 ,被陳雲讚賞為 「可以作為經濟工作的網領 」。 「中國經濟沙皇」陳雲發了話,誰敢不從?!不要說李先念本來就和 他是一個看法 ,剛調到中央決策圈的趙紫陽又何敢置喙?不懂經濟的鄧小 平哪裏知道,這4個青年人提出的24 字方針,正是陳雲通過姚依林授意 的 ,陳雲當然要充分利用 。這次會議成為中國改革全面退卻的轉折點 , 雲適時在政治、經濟領域全面擴大了權力。而鄧小平也表態 「完全同意陳雲的意 見 」,與4個月前講話的調門判若兩人。

黄现在还在投资圈。没想到邓、陈还有争论,陈终其一生似乎都在主张全面回到计划经济。也确实是,文革是错了,但要改革的方向,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开放,一个是回归。其中的争论可想而知。

他說起自己怎麼艱難活 下來的過程 ,若沒有超凡的毅力幾乎是不可能 的 。正是在清河救濟院和那些殘疾哥們的患難與共,使他在加拿大手術 後 ,立 即 想 到 了 中 國 還 有 5 , 0 0 0 萬 殘 疾 人 。他 沒 有 繼 續 作 康 復 治 療 , 提 前 回 國 為 殘 疾 人 創 辦 了第 一 個 康 復 中 心 。 他 這 種 推 己 及 人 、忘 小 我 而 成 大 我 的 精 神 讓 人敬 佩 。為 了給 康 復 工作 籌 募 資 金 ,他 又創 辦 了 殘 疾 人 基 金 會 。 但 募 款 不 易 ,他 又 想 以 企 業 養 事 業 , 今 年 初他創辦了康華公司 。

康华的缘起,还真不知道。国内目前也几乎没年轻人记得了吧。国家没钱,想为国家做事情也得从自己赚钱开始,真是不容易。

「 一 諮 , 你 說 說 看 , 改 革 是 什 麼 ? 」 我 說 :「 任 何 改 革 都 是 利 益 和 權 力 的 再 分配 。要使那些窮苦的 老百姓富裕起來 ,政府就要給每個人創造平等竟爭的 機 會 和 環 境 。 」 他 笑 著 說 :「 你 說 的 是 原 則 。 現 實 地 說 , 我 覺 的 改 革 就 是 : 誰 有 本 事 ,誰 就 從 國 家 那 兒 撈 一 塊 ! 」我 一 時 感 到 很 愕 然 。我 說 :「 我 搞 農 村 改 革 ,就 是 覺 得 農 民 活 的 不 像 人 。 中 國 8 0 % 以 上是 農 民 ,他 們 不 富 裕 ,中 國 怎 麼 現 代 化 ? 」他 說 :「你 還 是 太 理 想 主 義 了 。 農 民 要 富 起 來 ,城 裏 有 本 事 的 人 也 要 富 起 來 。 過 去 國 家 把 什 麼 都 管 起 來 了 , 現 在 國 家 要 鬆 綁 、 要 放 權 , 就 是 要 利 益 共 享 , 誰 能 撈 一塊 , 就 讓 他 撈 一 塊 。 我 說 :「照 你 這 個 說 法 ,那 誰 離 權 力 近 不 就 可 以 撈 得 多 ,還 是 一 般 老百姓吃虧嗎?」他說:「你看歷朝歷代,總是能人先得利嘛!」

改革之初的方案,权利和利益分配,只能给有能力人。谁有能力谁就能捞,这就是事实,也是办法。

我帶著朱嘉明在國家經委辦公室 ,和朱鎔基談了兩個小時 ,朱鎔基連 連 點 頭 表 示 有 道 理 。誰 知 朱 鎔 基 到 上海 後 ,與 江 澤 民 談 起 我 的 意 見 時 ,江 澤 民 卻 說 :「如 果 浦 東 那 麼 個 搞 法 ,還 能 由 上 海 管 理 嗎 ? 」一 句 話 ,說 的朱 鎔 基 啞 然 無 語 。 後 來 ,在 國 家 計 委 和 經 委 工 作 過 的 朱 鎔 基 ,輕 車 熟 路 地 在 上海 大 抓 企 業 經 營 管 理 、提 高 經 濟 效 益 ,雖 然 也 取 得 了 一 定 成 績 ,但 在改 革 上卻 始 終 沒 能 有 什 麼 大 的 作 為 。
1988 年 1月,趙紫陽開始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 上提出了著名的 「大進大出沿海經濟發展戰略 」。他說:從去年秋天到今年初,我對福建、 廣東 、浙江 、江蘇等地進行了考察。我認為,我國人又眾多,資源貧乏,又長期封閉 。現在國際市場正在進行調整 ,不少勞務成本高的產業正往外轉 移 ,這 對 我 們 沿 海 發 展 十 分 有 利 。 我 們 沿 海 三 角 洲 地 區 有 1. 2 億 人 ,如果搞 「大進大出 ,兩頭在外 」,可能是沿海經濟發展的新路 子。

有趣的地方和中央博弈,改革可能是好事,也要改革后成果归我才能办。赵的沿海经济战略还是有深远意义的,也确实带活了沿海经济。

我們還組織 了海南洋浦開發的研究 ,計劃把洋浦建成一個 自由港 。春節剛過 ,趙 二軍約著小強請我吃飯 。經小強介紹我 才知道 ,趙 二軍原來是趙紫陽的二兒子,人很樸實,沒有幹部子弟的傲氣。趙 二軍介 紹 了海南洋浦的情況 ,並表示自己一生若能貢獻給洋浦開發也值 了。聽他 介 紹 ,我 才 知 道 ,洋 浦 計 劃 將 30 平 方 公 里 的 土地 作 為 開 發 區 承 包 給 外 商 , 希望我們做一個可行性研究 。這倒是一個大膽的改革設想 ,我同意 了。 政改辦剛成立時 ,瑞 上留學生聯合會主席江上舟寫來一封談政治 改 革 的 信 ,很 有 見 地 。我 把 這 封 信 登 在 政 改 辦 的 刊 物 《内 部 資 料 》 上 了 。 他 他 回 國 後 來 找 我 談 ,確 是 一 個 熱 血 青 年 ,滿 腹 理 想 。原 來 他 是 文革 中 挨 斗 的 農 墾 部 副 部 長 江 一 真的 兒 子 。 那 時 ,海 南 正 在 延 攬 人 才 , 我 就 介 紹 他去找許士傑。後來,他在剛建立的 三亞市當了副市長。雖然他努力工 作 ,但 不 懂 官 場 ,在 選 舉 中 落 選 了 。趙 二 軍 說 ,江 上舟 很 想 到 洋 浦 大 幹 一 場。

很早就听说洋浦,没想到也是个领导人画圈的烂摊子工作。只是赵化的圈,损失没那么大。江上舟倒是真人才,给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價 格 闊 關 遇 到 了挫 折 ,給 了 李鵬 、姚 依 林 恢 復 計 劃 經 濟 的 藉 口 。 本來兩種體制並存就矛盾交織,民眾對社會不公的不滿、對以權謀私的不 滿 、對秩序混亂的不满 、對改革停滯的不滿 ,掩蓋了改革給自己帶來的好 處 ,懷 疑 改 革 的 情 緒 在 蔓 延 。各 種 順 又 溜 在 民 間 流 傳 :什 麼 「富 了投 機 倒 把 的 ,窮 了 奉 公 守 法 的 」,什 麼 「經 濟 秩 序 亂 哄 哄 ,官 倒 私 倒 樂 心 中 」,什 麽 「中 央 是 無 主 義 政 府 ,地 方 是 無 政 府 主義 」,等 等 。趙 紫 陽 在 9 月 下 句 的 中 央 工 作 會 議 和 中 共 十 三屆 三中 全 會 上 , 主 動 承 擔了「價格闊關」失誤的責任。實際上「價格闆關」之所以失敗,第一是 鄧小平急於求成的輕易「拍板 」;第二是姚依林主持制定的價格改革方案 思路有問題,怎麼可能用計劃決定價格的老路子形成市場的價格呢?第 三是民眾對物價問題本來就不满 ,選擇這種時候進行價格改革並不當地子以 宣 傳 ,遂 造 成 了社 會 的 恐 慌 ,引 起 了人 們 的 搶 購 和 擠 兌 。

88年赵在邓的压力下,推动价格闯关,背后是吴敬琏、楼继伟的理论基础,似乎是失败了就由赵出来承担责任,但实际还是没有实际改革政治的权力,被元老不满换人所致。这其中的很多事情,我想邓在90年代后期会是有所反思的,也奠定了后期放手的做法,但没办法,这就是历史,无法重写。

10 點 ,由我 主持宣佈大會開始 ,而後各發起 單位代表講話。王岐山走到我身後,悄悄地說:「四通公司總裁萬潤南17011 想講一分鐘話 。」我說 :「那好 。」萬潤南 上台講 了話 。 其實,早在一年前,萬潤南就提出想與體改所合作。我請人做了 一番 調查,發現這個人很能幹但不正派。文革中,他在清華大學時 ,與劉少 奇的女兒劉潘[7021談戀愛。同學和他說,劉少奇是最大的走資派,剛被打 到 ,你就和他的女兒戀愛 ,不怕惹麻煩嗎 ?他詭秘地說,劉少奇總有一天 會 平 反 。 後 來 , 劉 少 奇 病 故 了 , 他 就 和 劉 濤 翻 了 臉 ,劉 濤 哭 著 說 , 你 是 天 下最 無 情 的 人 。接 著 ,他 和 李 昌 、馮 蘭 瑞 的 女 兒 李 煜 結 了 婚 ,馮 蘭 瑞 給 他 搞了4萬元啟動資金和進又額度,他開始從日本搞電子零件 ,這樣四通就 搞起來 了。

第一代中关村民营企业四通的八卦故事,还是要找到合适的人才行。

发布在Book.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