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算盘 2334

日本第一银行创办者涩泽荣一的作品。日本是中国文化和西方现代治理吸收理解非常不错的地方。说起来惭愧,论语我还没有完整读完,没想到其中还能涉及这个么多的企业管理哲学。书中虽然讲述的是100年前的事情,当年的日本和今天国内也有类似之处。社会问题总是有相似的地方。照例做些摘录。

算盘因为有了论语,才能打的更好;论语决定算盘,财富才有意义。两者看似相去甚远,实则相距很近。提出了“士魂商才”的概念,即真正的商人应该同时具有武士精神和经商才能。

算盘和商才都是说商业,论语和士魂是道德,是做人,是价值观。两者的内在联系还是挺发人深省的。回想当年马云讲的价值观、方法论、做企业一说还是有道理的。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孔子教导的人物观察法,首先是从一个人表现在外的行为来判断其善恶正邪,进而是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动机,然后再是进一步观察他的用心所在,在生活上追求什么,这样才能看出他的真实人品。行为、动机和追求三者不能全部正当的话,就很难说这个人完完全全是个正直的人。

如何阅人的智慧,值得学习。要做到行为、动机和追求的统一,追求是长远的理想和价值观,动机是当前的动力,行为是当前的做法,这三者不统一,就难成大事,至少是不聚焦、不专注。成就大事还是需要做到高度一致的。

以我的经验,唯一能告诉大家的就是,当我身处逆境以后,就尝试着做了很多事情,然后边做边思考:哪里是对的,哪里才是出路,等等。最后我发现如果身处逆境的,要想到这句话:要知足,先要做好自己本分内的事情,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来。这是有思想准备的唯一办法,也就是要用知足的心态对自己的现状表示满足,做好自己的事情,以不变应万变。面对自然的逆境,一方面要服从天命,等待时机的到来;另一方面又要勤奋学习,绝不放弃。

逆境中更要努力,而不是躺平。天命无论如何都在哪里,因此努力才有意义,而不是没有意义。这么简单的道理,今天的世人却不少难以实践。

我在明知六年1873年投身商界,日本出现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实业家,国家财富也大大增加。但没想到的是,国民的精神品格却在大大倒退,跟明治维新以前相比,已经到了近乎消失的地步,令人担心。我认为,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会严重阻碍精神文明的进步。

精神和物质的背离,其实是亘古难题。国内当下的问题,不只是政治和经济层面的,更内在实际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信心缺失,但信心不是无源之水,信心之源也不应是外部环境,而是自我。

当今社会,人才济济。可是你有没有发现,真正能让我们放心地委以重任的人并没有几个。所以,各处缺的是真正的人才。就像满桌子的菜肴,吃或不吃,吃那盘,就要看我们拿筷子的人如何行动了。丰城秀吉虽然收到织田信长的赏识,但他还是自己拿着筷子去夹菜。因为你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做自己拿筷子去夹菜的人,而不是等别人夹菜给你吃。再小的事,都是大事的一部分。好高骛远,终会一事无成。

这个现状也和国内当前有类似之处。高学历的人很多,但可用的人又比较少,这就是问题所在。自己拿筷子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还挺难的。

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善恶,必须比较他的动机和行为。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关键是要保持本心,不损害表现在外的运气,要保持动机和行为的一直。

行为和动机一致才有意思。

一个人财富越多,就意味着他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恩惠越多,为了报答社会们就有义务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个观点很好,达人成己也是昨天讨论过的。

如果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就那么人也会变得没有活力,就像木偶一样。做任何事情,最必不可少的就是兴趣,即使不是事事如愿,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理想相吻合的部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才是兴趣的最高境界。

这么多年下来,才发现内在的兴趣才是最高要求。看似简单,但长期来看,这个最难。

一切以自己为第一,社会和他人其次,这个叫做“主观人生观”;我提倡客观人生观,反对主观人生观。孔子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要成人之美,然后再实现自己的获得感,这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顺序。

两种人生观,自己优先 vs 他人优先。看似简单的逻辑,实则深奥的道理。

业精于勤荒于嬉。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在这句话里了。尽人事听天命。天命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运行的,并不是魔术那样不可思议的存在。说这是天命,那也是天命,说到底,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说白了,天根本不知道你是什么想法。我们要以恭、敬、信来对待天。

听天命核心是要尽人事,而不是躺平等天明。

发布在Book.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