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仔座机打过来的时候只说了一声喂,我便叫出了他的名字,他很惊讶。早就谋划着去南国看看,但时间一转眼竟是数年。午饭和老旭一起,聊起了好多一起住的朋友,也逐个打电话在哪里,甚至还打电话给一个在新加坡度假的哥们问讯那个失踪的高人是否健在人间。只是感叹,好快。
言语间,感到大家混得都挺好,起码比上学时的成绩要平均的多。走出校门,收入和幸福、成就感并不直接相关,信息失衡,也惟有冷暖自知。大家好就好。吃晚饭和华仔回了学校,进学校之前才发现自己为图方面,校友卡身份证统统拉在了家里,保安查岗只好说忘带了,保安问学号、年级,按照编号的对答如流,贰试不爽。暗喜,还年轻,也是这样穿者拖鞋走过夏天的日子变犹如我们的当年,只是当年衣衫可能是动批货,头发胡子也会更凌乱许多,还可能肩上斜挎个绿色的书包。
直接回到了那个我们呆过四年的宿舍,似乎一切都变了,或许正直毕业季的缘故,楼道里比我们当年要臭的多….华仔说楼长还是以前的楼长,我倒是没看出来,楼长也没多问,我们便径直上楼回宿舍。一个哥们正坐在我的位子上打游戏,当年我是不打游戏的…书桌没变,衣柜没变以及房间的杂乱也没变,似乎就再昨天,躺下便能即刻入梦。找找记得毕业时在墙上曾印了许多印记,而今留下最深刻的倒是衣柜上不粘胶粘过挂钩留下的痕迹。或许,再过四年,再过十年,也还依旧。走在校园,感觉总是这样不经意的东西留下的最深刻。
在讲堂前面的时候,华仔说这个广场感觉小了很多。我也觉得。以前的新年晚会就在这个广场上办的,天冷得缘故我们都喜欢我在宿舍里看IPTV的直播,然后快零点的时候赶过去庆祝新年,好多好多的人,好热闹好热闹的晚会,仿佛也在昨天。华仔说,怎么会觉得小多了呢?我说,或许是我们在外面呆的太久了,见过了太多比这大得多的广场,远不如当年的我们,每天都呆在园子里,不由得这样的广场已经足够大,还在这么小的园子里丢一辆买一辆,买一辆丢一辆的刷新着自行车的拥有记录。
最后去看了看院里的新楼,我们入学时就说大三就能盖好的办公楼,结果因为几棵树搬迁的原因大抵是到了快毕业时才动工,那会儿说研究生阶段一定能搬进去,结果因为金融危机还是CPI的原因,又推迟了大概2年,以至于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只能从新闻标题上看到说大楼封顶了,下面配一副水泥架子的照片。而今真的入住了,看着楼前硕大的logo, 还是有些迟来的自豪感,记得上学的时候,每每带人参观校园,总要说到这个楼那个楼是哪个院系的,别人问那个楼是我们院的时候,只能说没有我们的楼,我们实在某层办公而已。如有遗憾的话,便是题写院名的字迹实在不敢恭维,学术归学术,书法归书法,一码归一码才好。
也聊到了曾经的感情种种,华仔算是划了一个大圈,最终还是回归了初恋,这便是缘份,有缘无份或者无缘无份擦肩而过的种种都是难得的经历和成长。他说因为妈妈身体不太好,而初恋的妈妈对他妈妈特别好,让他很感动,于是就很自然地结了。照顾父母本是儿女份内事,而今岳母能帮忙,自是善莫大焉,百善孝为先。大家也都不再是从前了,随着年龄,越来越有担当了。
聊倒工作,还是当年的那股劲儿,不甘于混日子,还是想多做些事情。人的活法有很多种,大家选择也都挺广,心里的奋斗劲儿不磨灭,希望就在前面。至于或远或近,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儿。
我的状态最近也有些挣扎。入行五年了,不多,也不少。同三年前的想法相比,想象中的自己应该更好,工作上应该能成就更多,但没有办法,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的过,自己还是在学习之中,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或许也是升华前最难熬的蛰伏。或许是自己的原因,知道明天会很好,但今晚却失眠睡不着,不由得便把夜拉长了许多,甚至越来越长。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当这类问题再次成为问题提给自己的时候,又回到了那个犹如大一的时候,说明自己过得还算不错,起码清闲,没什么特别着急上火的事情,对身边的一切也都还算满意。而这样的状态下,每一次思考就是一次提升,至于答案,还是那句话,或远或近,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儿。我能真切感受到这种小太阳爆发前的能量集聚,于是抓住机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