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怯

MBA的事情计划很久了,也几乎反复说,但距离开始——比如把书买回来,还是差那么一点点。小白也计划一起申请,甚至比我起步的还早——至少几个月前把GRE的书先买了回来,只是这些未拆封的书始终未拆封,昨晚又说起要开始准备之类的事情,我说,你可以先开始了,至少睡前先把封皮拆了。小白非常不满而且很生气的说,谁说我没拆的,已经拆了一本的封皮了。好吧。

昨天安排周末去深圳的事情,哥们回去机场接我,还顺便提了我们另外一个哥们拿到了两个澳洲学校的Offer,也要留学去了。下午给他打了电话,几乎两三个月就要出发了,申请也准备了许久,虽然学校对于一些高大上的人看起来一般,甚至可能还要落后母校许多,但能迈出这一步着实不易,能取得这个成绩也着实不易,特别是象我们这样彼此了解关于本科的一切的话。唯有祝福。

但也对自己有些小刺激,毕竟自己还在扯淡而毫无开局的阶段,别人已经先走一步了。赶紧查了查一些学校的申请要求,以及所谓Ms Fin和MBA的区别,才发现只是G还不够啊,T也要考啊。后来查了下G的普遍要求都要动不动700…甚至有些学校对中国学生要求的更变态一点…更为难受了。晚上一直休息的不太好,早上到单位还是继续查这些信息,看了看前人准备G的文章,着实不易,好处是看到了一些神仙们基础平平,一个月两个月就能考出高分颇为羡慕,至少不用为自己的底子自卑了。但转念一想,当上这些神仙岂是那么容易的,万一是有人写着玩的东西,可就悲剧了。无论如何,一想到这不是一件可以轻易应付的事情,感到还是颇有压力,甚至多少有些胆怯了。

偶尔也会想,安安心心地在国内多好,生儿育女,事业上再找找机会,除了玩票般地搞搞CPA,无须再经历此等煎熬了。特别是两人出去这一趟,两年左右的时间,学费两个人就要投入二十万刀左右,生活费之类的两年也要十万的准备,虽说而今有实力承担这些,但从向来节制的习惯转而迎接这样的一个有点随大流的决策,还是不免反思其中的意义,以及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目前其实还买找到什么是只有出去才能给予自己的。能得到的东西自然是这两年的经历,语言的提高,学历上的镀金,以及可能的圈子。但除了这两年的经历一项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之外,对于其他功用,还都远谈不上是最好的选择。 那这段经历是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吗?也没有。似乎还有一层意义是所谓完整当年出去念书的梦,可能这个梦对当年的自己重要,但对而今的自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找寻意义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认真起来发现自己之前以为不过是出去度度假一般生活的想法也有些过于天真了,很可能需要面对的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呢。

有些担心自己的能力,有些胆怯这一安排的合理性,但已经走到了这件事的跟前,除了一步一个脚印,克服并翻越过去之外并无其他好的办法。转身离开?留下的可能是随时都会被提及或者想起的一个遗憾,也有可能是遇到下一次类似事情同样胆怯的处理方法,这个是最要不得的。从宿命的角度看,走到这一步自然有这一步的天理,可以人为的只是选择面对还是离开,凡是这类选项,自己唯一认可的方法就是直面,面对,有问题解决,有困难克服,大不了重头再来。

第一次潜水的时候,出海晕船呕吐的厉害,下到海底直接吐了,也想过放弃,但想想罢了,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结果看到了另一番风景,甚至爱上了这样的运动;第一次穿越沙漠徒步的时候,第一天昏昏沉沉地顶着大太阳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腿疼抽筋,口干舌燥,鞋子还不太合脚,磨得非常疼,路上想着花钱受这个罪做什么,走一天体验体验也就够了,到营地就退出,但到了营地,咬咬牙还是第二天上路了,直到胜利走出沙漠;第一次滑单板的时候,摔得七荤八素,还无法掌握动作要领,也想过花钱玩这个干嘛,好好呆着多好,下不为例,但还是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样的运动。或许是宿命的原因把自己放在了这些问题前面,并且稀里糊涂中开了头,可能首次体验并不愉悦,都想过放弃,但这确实不是自己对待这类问题的一贯方式,坚持下来结果往往都还不错,至少能看到另一番风景。这个其实也很值。

最近在看Taleb的新书《反脆弱》,其中提到的一点便是人体的生物机能具备反脆弱性,在外部的不利刺激下往往都发展的更高。而这种不利刺激往往就是挑战中的胆怯、畏惧的根源,克服了就能打开一片新天地。确实是又一次陷入同样的境遇,需要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做好申请这件事情的时候了。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投入这些会收获什么,但从反脆弱的角度看,在这些负面的刺激下可以收获的一定是正向的东西。

这些碎碎念也不过是抚慰自己的一种方式,真正管用的,唯有加油。

发布在Life.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