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忙

其实这几个月应该算是闲适下来了,每周需要到办公室的时间已经很少了。但却并非如此,总感觉还是有不少的事情,除了例行的回学校看书之外,还有不少朋友要见面聊天谈事,即便只是吃个早餐,也往往能一聊进入2-3个小时,把自己的种种都掏个底掉,回到学校一般都又是吃午饭的时间了。

聊来聊去,想法上的变化也许多,也不得不专注的研究一些事情,分析其中的利弊以及自己能否有所作为。一是同学的创业项目,虽然做到了一定规模,也都是高智性人才做出来的,但远观尚可,近看还是难免唏嘘。沟通并不那么容易,因为一旦涉及对理念和底线的判断,并且存在明显的分歧时,难度就陡增了。2月底去的时候介绍了几个朋友进去帮忙,但进来的反馈都不太乐观,至少用脚投票的话是能看出高下的。自己其实就有些微妙了,但无论如何,既然帮忙,就应该实心实意,就应该直面,而不是走开;二是公募基金的师兄和我聊公募基金的一些机会,我还着实研究了许久,也咨询了老王对此的看法,老王资深自然一语中的。激励的原因使得对冲基金成为主动管理型的未来,公募的将来存咋主动的可能,却悲观地看的话只能成为被动的指数基金的聚集地了;有些和从业者高度相关的偶然性的案例自然是不能吃一辈子,也无法普遍推广和商业化的。有些失落,却可能这便是行业现状,对于这个方向,我也是认同的,闭门造车不可取;三是几个很有背景的朋友的邀请和帮忙,几乎也是创业的性质,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却不是准备的那么充分,至少对于互联网技术而言,聊这个的都是门外汉,商业的东西都很容易懂,但涉及技术一切就有些不一样了;四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项目,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市场占有率也已经不错了,但下一步计划进行的是互联网平台的转型,其中还谈到了是否自己搞技术团队的问题,这个其实关乎定位且无需讨论,如果是加互联网公司,技术就是核心;而如果还是教育公司,转型就不是那么彻底了。

周末跑了趟上海,主题是聚会,宿舍哥们从深圳也敢过来,难得地在上海呆了两天,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几个同学,聊了许多许多。晚上和哥们住一起,熄灯后例行卧谈到三点多,只是当年第二天可以睡到中午,而今六七点钟已经开始醒来需要艰难的反复努力入睡了,这便是年龄和岁月留下的记忆了,老了。至少是开始走下坡路了。曾经我们最担心的哥们,曾经四年醉心于网游的哥们,而今不仅已经彻底戒掉,还找到了合适的女友开始谈婚论嫁了,还相当般配,真是不易。聊天之中也反复感悟到,人还是要相信点命运的,好好做人,自然有好报,也都会幸福的。

下一步不能这么闲忙了,大部分事情肯定是要放一放了,必须专注。

发布在Life.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