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鞋狗》

记忆里的NIKE是差不多是97年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开始好奇为什么好多人背上都印着这个巨大而诡异的标记,查字典又查不出这四个字母拼一起的真实意思。而这一年,已经是耐克进入中国的第18个年头了。

时间真是一部神奇的机器,永远这么直线式的流逝。回顾起来又简单而不可辩驳,把我们带到各种或者自豪、或者沮丧、或者遗憾的情绪里。1962年耐克开始接触到球鞋,并代理日本品牌,这样的生意从几千美元开始,十年后到了销售额到了数百万美元,经销商关系出现问题,才从1972年开始真正诞生了NIKE,三年之后的1975年银行抽贷面临破产,幸好日商岩井大力支持并得以解决;再五年之后终于发展壮大了,1980年得以顺利上市。一部贯穿20年的商业史。

合上书,耐克故事留下最为清晰的印象的是:

  • NIKE选择了运动鞋这个革命性意义的品类,看到了起给社会带来的变革和喜悦,并保有持续的热情。运动是人的天性,至少每个人都需要一双运动鞋,确实是弥合了人类天性的需求,当然NIKE也做出了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持续的创新,这些背后,都和其持续的热情分不开。
  • 最好的代言人就是用户,高端用户、专业级别的用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用户。
  • 持续的高负债经营,几乎没有净资产,所以的利益都转化为库存。虽然业务持续扩张,但这种做法似乎也没办法,不能停下来,必须往前冲。真正的危险实际是不成长,成长的风险值得冒,大不了再来一次。
  • 几次危机的解除,看起来是运气,实际是坚持和不放弃,持续的勇往直前,才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人心都是肉长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执着的坚持能说服很多人改变主意,大部分没做到的原因是我们自己不够好,或者没坚持到。
  • 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无论如何描述都不过分,可能是自己初为人父的关系,感受更深刻些。可能人类的同感在于为了子女,做什么都愿意,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 懦夫从不启程,弱者死于路中,只剩我们前行。

摘录些阅读时折页的内容。

培根的《习惯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奈特的一生,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序中的一句话,之前也曾听过,现在读起来,依然有理。

打破陈规者,人恒敬之。

奈特老先生的座右铭,也是激励NIKE前进的信条。这样的信条其实和站位关系极大,站在创新前沿,每一天都面对未知的话,最大的敌人就是陈规。最难的是站到那个位置上,有着同样的体会。

1973。那个时期,真是度日如年,在最煎熬的结尾阶段,每晚的10公里常规跑称为我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家人和孩子的短暂见面也会让我找回理智,我总会抽出时间和精力为孩子讲睡前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压方式,以及习惯的思考方式。跑步就是其中的一种,和家人在一起也是其中一种,陪陪孩子还在一种,深有体会。

1976。我们已经度过了银行危机,终于可以回头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了:我们想要构建的是什么?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公司?和大多数公司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榜样,例如索尼。每当面临压力的时候,我经常自称想要成为索尼那样的公司。但是,在内心深处,我的目标和希望其实更大也更模糊。在我脑海中搜索,唯一浮现的词就是“获胜”。

几乎是开始工作的第15年了,开始更深入思考战略问题,这可能本身也是个持续思考的问题,每一次特别是危难之后,总能触发深入的思考,至少知道是需要思考的时候了。

1977。查克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了解生意场的冷酷,长期以来我都想得到他的建议。“整体看来,你们就是一个负债90%的日本贸易公司!这样不可能长久的。”他说,上市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要做的事,他认为我们需要解决现金流问题,否则我会失去整个公司。他的评估虽然让人害怕,但十分必要。我在一次夜跑途中一直在思考:一切都会改变,只是时间问题。

难得有高人相助,难得有自己觉得可以依赖和信任的人,也难得奈特找到了这样的人,还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贵人相助。但这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奈特真心认可也真心努力才最后得到的。这样的贵人,虽然一句话,却能一针见血,改变坚持许久的陈念。

乔丹(Jordan)、科比(Kobe)、泰格(Tiger)。又一次我想起了以前去世界各地的旅行,约旦河(Jordan River)、神秘的神户(Kobe)、鬼冢虎(Tiger)。这些难道都是巧合吗?虽然我说这很偶然,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不仅仅是巧合呢?如果我想,我希望宇宙或母体程序一直推着我,对我窃窃私语,或者只是和我一起玩耍,我会得到宽恕吗?

人类知道的越多,就越感到自身的无知和无助,转而向宿命论靠近。或者这实际是接近真相的,大多数反宿命论的人其实是很难从个人个体上感受到整个人类的无助和无知的,这也要求着很特别的站位。奈特的感受很真实,也的确不是巧合。古语说的话,尽人事,听天命。

发布在Book.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