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创业如何在事与难中精进》2013

吴世春讲创业的书,江西人结合了王阳明的心学以及若干年投资实践感悟形成的思维体系,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讲的很朴实,值得多读读。

企业的价值,72%集中在企业家身上。能力体现的是创业者解决已知问题的水平,认知力则体现的是创业者发现并解决未知问题的水平。真正驱动一个人前行的往往是他的内在感受、内在力量,即心力。

能力之上是认知力,认知力之上是心力。

心力越强大,困难越小;认知力水平越高,越能区分陷阱与机会,搭便车的机会就越多。认知力水平越低,越容易被骗,蒙受的损失也越大。

能力、认知力、心力的定义。

提高认知力需要的四大思维框架:终局思维、第一性原理、增量思维、模型思维(把复杂事情简单化、标准化。)

思维框架有很多,这四个特别重要。

正确对待焦虑很重要,怎么办?我的答案是专注地做事,慢慢地你会发现,人一旦开始行动,困惑就会变少,焦虑就会缓解。

做事带来的成就感和充实感是有治愈能力的。

时代永远不会老去,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一批聪明的年轻人通过创业提升创业效率,我们恰恰是在不确定性中看到了做多中国的机会。

时代的机会永不消逝,消逝的是我们的能力。

创业者在宏观层面进行判断的作用,很多时候要大于在微观层面努力的作用。

站在时代的顺风车上是很关键的一件事。

创业心学的闭环:选方向(致良知)、方法论(事上练、难上得)、成果(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反馈验证(知行合一)。

致良知:立大志,人世间最好的修行,不是向外追寻,而是向内观照、尊重趋势、尊重常识;发善念,利他,有超越金钱之上的温情,有益于社会和行业,有益于用户;使命感,有了使命感才会有兴奋点;使命感是创业者的主赛道,伟大的创业者都是带着使命感在布满靳棘的路上拼杀。相信,才能看到。任何时候都不忘初心。同理心,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快速验证需求:是不是刚性需求、是否高频发生,是否有人愿意买单。

事上练,难上得:在困难中浴火重生;认知力层面,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心力层面,心力越强大,困难在你面前就越渺小。用具体事磨炼才能精进,做决策选择更难但更有想象力的那个,从战略层面考虑。担责任。有输赢。修为配得上,才能立得住,修为之外的一切都是零,功夫在世外,在困难中豹变。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创新之心千万不能“乱动”“妄动”;

知行合一:结果不对,一定是认知力出了问题;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行动就是最好的答案,想,都是问题,做,才会有答案。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非常有意思的总结。

发布在Book.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