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开始听得到上的这部分专题课程,印象很深刻。3月份疫情刚过的某个午后,散步到启皓楼下的中信书店是读到了纸质版,感觉很受用,值得再仔细读读。于是买了,断断续续地读。直到这周二父亲打电话来说胃镜检查的时候发现食管上长了东西,正在做病理检查。我赶紧安排下周到京的事情,万一出问题,也好理性应对,于是经历了几天精神不佳之后,再读起来,又是新的感受,按惯例摘抄一二。
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疾病治愈首先要靠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核心和关键;其次才是医学的支持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抵抗力、自愈能力才是真正关键的东西。医学再发达,依然不改变这个现状。这点既是作为个人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重要所在,也是医学可长久探究的漫漫长路。
WHO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一共收录了2.6万多条疾病名称。如果每天了解一种,需要至少71年。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天有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7个人。大多数综合性医院的多数科室,收治的都是癌症病人。
好多。震惊了。
5-羟色胺是大脑内的主要神经递质,让人产生快乐的化学物质,90%以上是由肠道细菌合成的。肠道就是人的免疫系统和细菌作战的最大战场,70%的免疫细胞集中在肠道,有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B细胞,还有70%以上的免疫球蛋白A(IgA)是由肠道制造的。
肠道菌群成为新的研究主战场,并非没有道理。值得深入。
关于医院,普通人看到的是分工,医生看到的是协作;普通人看到的是单点,医生看到的是网络;普通人看到的是某个专家,医生看到的是整个医院平台。
最近偶尔回想到医院、学校这类社会组织的特殊性,并非简单开门做生意那么简单,巨大的社会功能实现本身就是平台和网络价值赋予的。
心里疾病同样也会引起身体上的病。紧张、压力和焦虑对胃溃疡的发生有明显影响。A类性格强势好斗,喜欢竞争,崇尚事业成功,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B类性格谦逊谨慎,善于主动调整心态,不争不斗不偏执,更为长寿,心脏病概率低;但C类内向、压抑自己情绪的,过分忍让回避矛盾,爱生闷气容易患癌症,是肿瘤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一定程度上居然和疾病如此相关。尤其是C类性格要不得。A类还好,年轻时需要奋斗,B类老年了再去平衡调息。C类是大忌讳。
团队锻炼、骑单车和有氧体操对普通人的精神健康最有利。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应该在45-60分钟。45分钟以内效果减弱,60分钟以上没有更高收益。
看来我的划船计划要做些调整了。跑步加强下。
治疗疾病,要做到“少即是多”。第一,寻找杠杆解,挖掘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关键节点;第二,在效益相似的情况下,寻找代价最小的解决方案;第三,终局思维,根据结果指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