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挺火的首富传记,第一时间读完了,翻译的不错,写的也很写实,据说马斯克本人都没读过。读完后还是有不少收获,照例做些简单的摘要。
我认为童年带给他最深刻的制约就是:生活即痛苦。埃隆表示非常同意,他说,逆境塑造了我,我的痛苦阈值变得非常高。
能够抵御痛苦,不被苦所困,也是种难得的修行境界。隔绝了苦,无疑可以更专注。
《银河系搭车乘客指南》还有马斯克后来沉浸其中的电子游戏,导致他一生都迷恋一个诱人的想法:我们可能只是一些高阶生物设计的模拟器中的棋子。正如道格拉斯亚当斯所写的,有一种理论认为,如有有人发现宇宙的终极意义,宇宙为何存在,它就会立即消失,然后被一些更奇怪、更难解释的东西取代,患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
牛人都有突然启蒙的时刻和奉为经典的书籍,孩提时候多读书没坏处。
大多数博士论文没有实际意义,能对现实世界产生价值的凤毛麟角。那时马斯克已经构思出一组人生愿景,后来他像咒语一样不断重复这个愿景。“我想了解什么东西能够真正影响人类社会,想出来三个: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和太空旅行。”
博士论文救不了地球,只有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才行。马斯克这几个之后是量子计算和核聚变?
虽然马斯克是个街头霸王,但他有一种能力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就是在落后以后能做到实事求是。杰里米当时问马斯克,他和其他人是不是应该集体辞职以示抗议,马斯克说不要:“公司是我的孩子,我不忍心做把孩子劈成两半的母亲,我情愿放手,这样孩子才能活下来。”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鲁洛夫博塔说,企业家实际上不是风险承担者,而是风险化解者。他们不会在风险中茁壮成长,也从不主动寻求放大风险。正相反,他们总是想找到可控的变量,把风险降到最低。但马斯克不是这样的人,它就喜欢扩大风险,破釜沉舟,让大家无路可退。蒂尔说,看看他后面创办的两家公司——SpaceX和Tesla——按照硅谷的投资和经营哲学,这两家公司的业务都是极其疯狂的赌注。但如果这两家没人看好的公司都成功了,那么你就得跟自己说,我认为埃隆对风险的理解超越了所有人。
风险化解是门艺术。敢下重注更是艺术。
有什么东西驱动着他?在随后几年的交谈中,他重复强调了三个缘由。第一,他发现技术进步并不是必然的——技术可能停滞,也可能倒退。他说,人们错误地认为技术会自动进步,只有当很多人为此不懈奋斗,他才会致臻完善。第二,殖民其他星球有助于确保人类文明和意识的保留和延续,以防我们脆弱的地球家园遭遇不测。第三,它继承了冒险的家族精神内核。
马斯克坚信飞向其他星球是人类这个物种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进展。真正的里程碑屈指可数:单细胞生命出现、多细胞生命出现、植物和动物的分化、生命从海洋走向陆地,哺乳动物出现,意识出现。在这个尺度上,下一个重大进展是显而易见的,是地球生命成为多行星生命。
跨星球物种。
会议在spaceX办公室里举行,原定会面时间是半小时,但马斯克不断提问。在两个小时里,他们分享了彼此对超级快充电动车的愿景,讨论了从动力传动系统、电机到商业计划的所有细节。会议结束时,马斯克说他会投资的。他们同意马斯克以640万美元的投资额入股特斯拉,让他来领投天使轮并成为董事会主席。令塔彭宁印象深刻的是,马斯克关注的是量产电动车这项事业的重要性,而不是其作为业务的发展潜力。他显然已经得出结论,为了让人类拥有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必须做到汽车电器化。
经典案例,意外但不意外的会谈,马斯克直爽的结果:不关注收入和利润,而是这个事业的重要性。这么的操作方式,确实想失败也不容易。
马斯克对特斯拉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也是特斯拉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车企要尽可能自己生产关键部件,而不是采购独立供应商的数百个部件再组装成一辆车。特斯拉通过垂直整合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把控车辆的质量、成本和供应链。打造一辆好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开发出相应的制造工艺、建设好能大规模量产的工厂。
生产、量产之于汽车的重要性,高过一切。
格拉西亚说,我意识到你如果投资了一家公司,你应该用全部时间泡在他们的工作场所。他从这些风险投资投资案例中吸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让一家公司成功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高效地制造产品的能力。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你怎么制造那些制造机器的机器。换句话说,你是怎么设计工厂的。这是一个制造原则,后来马斯克把它内化成了自己的原则。
产品的更高维度,制造产品的能力,如何设计工厂。制造领域的核心。
他们在晚餐时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有大公司控制的少量人工智能系统更安全还是大量独立系统更安全。他们的结论是,大量彼此竞争的系统能相互制衡,这样会更好。他说,防止人类滥用人工智能的最佳防火墙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都拥有人工智能。
AI的人民战争来战胜AI的人民公敌。
马斯克对SolarCity的一些做法感到越来越失望,特别是它过于依赖销售团队的积极性,甚至还采取返佣的方式。他的本能告诉他,好东西不应该这么卖。马斯克从来都没在销售和营销方面投入过太多精力,因为他相信如果你做出来一款伟大的产品,订单会自己找上门来,根本不用发愁销售的事情。马斯克开始不断追问他的表弟:你们是一家销售公司,还是一家产品公司?
产品公司的根本:产品要好到无需过分营销才行。成为销售公司就泯然众人了。
在推动内华达电池厂提升产量的过程中,马斯克已经了解到,有一些任务,人类可以比机器人做的更好。在弗里蒙特工厂,每条装配线上有1200个机器人设备,马斯克认为这里存在同样的问题——过度自动化是危险的。
从自动化迷信,到认识到过度自动化的危险,马斯克同志十分实事求是。
五步工作法:质疑每项要求、如果最后加回来的部分还不到删除部分的10%就说明删减的不够、简单和优化、加快周转时间、自动化。
去除繁文缛节、直捣黄龙的经典做法,配合第一性原理才走不歪。
2019年3月,马斯克再次进入“戏剧性危机”模式。他说,我们必须筹集到资金,否则就完蛋了。他需要想出一个远景宏大的商业故事才能扭转局面,让投资者相信特斯拉会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车企。后来他的解决方案就是让特斯拉举办一个“自动驾驶日”,向投资者演示tesla如何制造一辆可以自动驾驶的车,证明自动驾驶车能在未来帮Tesla实现巨额盈利。
融资讲故事的天赋。没想到自动驾驶是自己把自己逼出来的概念,未必那么深思熟虑。最恐怖的还是想出来就能千万百计地去实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