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景》1907

双11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是池宇峰,果然再一次印证了先前的判断,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能在深刻的问题上有独到和透彻的见解,方法论优势有时候会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有道理的。

不得不说,这是值得反复读的一本书,尤其是写给当下这个时代的我们。

人的潜意识存储着大量需求、欲望和创伤性记忆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具有威胁性,因此会被排除在意识之外。相比意识而言,潜意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更大的影响。麦当劳的M让人们联想到乳房的形象,让客户感到饥饿。

向麦当劳学习,有效利用潜意识来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

拖延症对应的生理特征就是多巴胺水平相对较低。

这是对拖延症的好的解释,需要做好调节。

兴趣一定是我们能做得好,并且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人们往往认为,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需要对这件事感兴趣。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人们之所以会对一件事感兴趣,正是因为他能做好这件事。真正被当作兴趣的,是认为擅长的众多事情中的一些,而这件事之所以能成为人的兴趣,关键就在于他们在人的价值清单中得分很高。

对兴趣的很透彻解释,擅长+有价值,做的好成了兴趣。

人倾向于消耗最低的能量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人体的这种省电模式就是“能耗最低倾向“。人体在每天不同时刻的能量值不同,能耗最低倾向也有所不同:能量值越高,能耗最低倾向越弱。清晨往往是人体能量最充足的时刻,能耗最低倾向几乎不发生作用,人会求新求变,渴望通过探索新世界为自己获得新资源,反之容易做出保守的决策。

完美解释了曾国藩反复强调的“早起”习惯之重要。

人体蓄电池提供的能量是一切行动的基础,蓄电池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能够取得多高的成就。如果你想要为自己的身体蓄电池扩容,答案很简单:坚持锻炼。

身体可释放的能量总值越高,能够克服困难的可能性越大,对事业和生活的支持也就越大。

锻炼居然有这么重要。简单的道理第一个感觉居然这么深刻。

一个有效提升认知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是:给自己定一个专注时间段,将最好的时间段留给最重要的事情。在我看来,一个人保持专注并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的能力决定了他事业上的天花板。

专注真是宝贵的资源,不被别人拖着走很重要。能够真正抓住重点机会。

开卷有益,出门有益,开口有益,交流有益。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多宝豆的最佳途径。豆子多一个,本事长一分。

人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力量,才能跨越活化能,完成改变。如果自身能量不够,就可以加点催化剂来提升反应速率。还可以降低改变活化能,我建议是“预估困难减半”

创新来源于叠加,是人们对头脑中的已有事物和逻辑的一种组合。

需求不是本质,痛点才是,就是人们心中的不爽、日常中的不便或不能。因此,要做商业创新,我们要抛开需求,找到痛点。

怎样克服自我说服呢?对于事前找理由,我往往会用30%做乘法,把预期成果打三折来看,如果还愿意做,就可以试一试;对于事后找台阶,我往往会用30%做加法,如果没做好,自己的责任加上30%。


发布在Book.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