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读书节选

《基因泰克》1903

伯耶说,DNA重组技术“很快“就会被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激素合成与酶合成,接下来就可能是胰岛素。他有预感,如果实验证明该技术能够提高产品产量,那么企业肯定会感兴趣。p33

伟大技术商业化之前,其实有少数敏锐的行业专家是能够明确预感到的。

凭着对DNA重组技术近乎天真的信念,斯万森决定开始行动。对他来说,DNA重组技术就是最重要的东西,重要到足以为其组建一家公司。通过1875年罗马DNA重组会议的会后公开资料进行筛选,他总结出领域内关键科学家的名单。斯万森随即开始对名单上的科学家进行陌生电话访问,询问他们对技术商业化的看法。无一例外,他们都认为DNA重组技术有工业应用的潜力,但是短时间可能无法实现,估计得再发展个一二十年才能开始盈利。p43

真是一个传奇的开始,也非常佩服这种难得的天真信念,以及将其付诸行动的努力。人短暂的一生之中,有这样的故事一两次就应该足够了。

《药物发现的未来》1904

缺乏公众资金支持的生物技术公司如今只能把II期成功的药物束之高阁,除非有大型药企愿意通常是“跳楼“价格购买。有几十个这样的案例正在发生,大型医药公司的商务部门会说,这个不符合我们的战略,我们不会为推销他但每年只赚2-3亿美元,然后挥手而去。p64

大部分拥有临床II期数据的小公司是没有价值的,他们已经或将要关门。很少大约10%的药物将来能通过临床三期。

大多数风险投资的出手都是想基于IIb期或III试验肯定由大药企来进行这样的前提,所以他们只会承诺对临床前研究、I期试验(USD1-3M)和确定剂量的小规模IIa期试验(USD3-8M)进行投资。p172

看来即便到了二期,距离成功还是有相当距离。这个还之前真没考虑过,总是假设到了三期就会有人抢着投资,其实不是这样的。

Genzyme(美国健赞公司)早年率先大胆进攻看起来“不可能起作用“的酶替代疗法而 使其实际垄断了四种孤儿病的治疗。最后被赛诺菲200亿美元收购。

专注孤儿药,但事实上形成了产品的垄断。非常好的商业案例。

影响巨大患者群并对人力和经济成本造成重大后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型治疗领域包括:(1)新型抗生素,针对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和结核病;(2)阿尔兹海默症;(3)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4)神经性疼痛;(5)精神分裂症;(6)卵巢前列腺、肺及胃肠道癌,以及胶质细胞瘤;p90

发布在Book.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发表评论或留个互链:互链地址.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